2021年西伯利亞航空一架貨機在香港國際機場滑行至尚未投入運作的區域,民航意外調查機構今天(4月17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出,涉事貨機的機員事前不知悉機場存在已鋪砌但尚未投入運作的區域,並誤認該區域為指定的跑道出口。
香港國際機場。資料圖片
調查小組提出了兩項安全建議,包括西伯利亞航空應審查其飛行員在飛行前是否掌握《航行情報資料通報》等各項與飛行安全和運作相關的航空資訊,以及香港機場管理局在規劃和實施飛機移動區內的工程項目時,應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評估,以確保針對飛機運作所採取的風險緩解措施持續有效。
香港國際機場。資料圖片
事發2021年10月14凌晨0時03分,涉事的西伯利亞航空的波音737- 800型波音改裝貨機在香港國際機場當時的北跑道降落後,依照航空交通管制的指示經由滑行道A7離開跑道時,錯誤滑行至滑行道A6和A7之間的一段已鋪砌但尚未投入運作的區域,並於該區域上的標記牌前停下。事故中沒有人員受傷,而飛機、跑道及機場設施均沒有受損。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說,今年是香港航空歷史上具紀念意義的一年,特區政府與機管局將舉辦一連串活動,紀念這個特別的年份。
大公報號。FB圖片
陳美寶在「大公報號」飛機揭幕儀式致辭表示,從今年起,香港成為內地以外首個有C919定期商業航線的地區,標志著國產飛機邁進國際市場的重要一步,也彰顯了香港在連接國家與世界方面的獨特優勢。
她指出,今年更是啟德機場有飛行記錄以來的100周年紀念,雖然啟德已換新貌,但它作為香港航空發展的起步點,為香港成為現在的國際航空樞紐,鋪墊穩固的基石。
啟德機場。香港啟德機場FB群組圖片
陳美寶說,香港國際機場見證香港航空歷史上關鍵里程碑,去年10月正式進入三跑道系統運作新時代,領航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飛上新高度,特區政府會繼續充分發揮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的獨特優勢,不斷提升機場運力,擴展航空網絡,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積極配合國家航空事業的發展。
她又說,1930年代《大公報》開展募捐活動,籌集足夠資金,購買中國第一架大型滑翔機,翺翔在抗日戰爭的烽火連天之上,全新的「大公報號」以A330飛機的形式重現,不但致敬中國首架滑翔機誕生的歷史,更重新聯繫這段「航空救國」的歷程,重溫《大公報》這段愛國情。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