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上廁所時間越來越長,導致大排長龍的情況惡化。調查發現不論男女,都會在廁所睇手機、補妝、小睡甚至食飯團。
トイレでうとうと、おにぎり食べる人も…公共トイレの長時間使用問題 https://t.co/y3wQ6U57UD
— AERA DIGITAL (@dot_asahi_pub) April 13, 2025
在廁所裡吃飯糰
日媒「AERA」報道,日本車站和各商業設施的廁所擁擠狀況有惡化趨勢。除了女廁經常大排長龍外,男廁也經常要排隊等候。有30多歲女性坦言,「自己曾在廁所滑手機、補妝、充電」,40多歲男性則說「工作時只有上廁所的時間能休息,所以在廁所裡打個盹」,還有30多歲男性說「學生時代曾在購物中心的美食街店家打工,沒有地方可以休息,所以上班前會先在廁所裡吃個飯糰」。
「2025年、トイレから世界を変えよう。」 pic.twitter.com/NvmeRoCD6l
— UN&Co. (@UNCo_japan) January 19, 2025
廁所設計提高舒適性
鑽研日美廁所相關事項的「UN&Co.」公司代表原田怜歩指出,現代商業設施的廁所設計逐漸強調「空間舒適性」,不再只是單純如廁的地方,也讓人更容易在其中逗留。

示意圖。設計圖片
佔用時間延長5分鐘
調查顯示,2018年到2024年間,室內設施廁所的平均使用時間明顯增加。據設施管理者回報,廁所平均佔用時間甚至已延長到約5分鐘左右。原因除了設施變舒適外,也與「在廁所睇手機」此一新習慣有關。
68%會在廁所玩手機
網絡服務公司「NordVPN」針對10幾歲至40歲左右共500人進行的調查顯示,日本有高達68%的人會在廁所使用手機,10至20歲左右偏好睇IG、TikTok,30至40歲左右者以LINE為主,而所有年齡層最常用且停留時間最長的則是YouTube。

示意圖。設計圖片
建議提升流動率
面對廁所擁擠問題,專家建議除了增加廁所數量,也應提升整體空間的「流動率」與「使用效率」,讓廁所回歸基本功能,避免成為個人過度倚賴的私人使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