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背30斤裝備化身「蜘蛛人」 湖北5探險愛好者攀懸崖清危石守護遊客安全

美善人生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背30斤裝備化身「蜘蛛人」 湖北5探險愛好者攀懸崖清危石守護遊客安全

      2025年04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05月06日 10:40

      湖北5名探險愛好者組成「飛虎隊」,背負30斤裝備化身「蜘蛛人」在千尺絕壁上清理危石,守護來往遊客的安全。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5名探險愛好者組成「飛虎隊」攀千尺懸崖清危石

      綜合內媒報導,湖北恩施一支由5名戶外探險愛好者組成的「飛虎隊」常年活躍於高山峽谷間,攀爬千尺懸崖絕壁清理危石的事蹟引起廣泛關注。他們腰間綁一根繩索化身「蜘蛛人」,清理掉一塊塊巨型危石。據悉,5名隊員分別來自恩施、宜昌以及荊州等地,年齡介乎37歲至45歲,均擁有逾10年戶外探險經驗以及持有高空作業證。

      參與高空排險還義務參加救援活動

      當中年紀最輕的成員張勇(外號「拾壹」)表示,他們因參加一場山地繩索救援培訓而結緣。經過交流後,他們組成隊伍正式投身於高空清理危石工作,期間曾從事高空排險、「飛拉達」線路設計和戶外探險等業務,還義務參與救援活動,成為了景區懸崖的安全「守護者」。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負重30斤化身「蜘蛛人」攀壁作業

      為了工作方便,5人都有一個外號,分別為「拾壹」、「老妖」、「小保」、「阿陌」以及「亮仔」。作業期間,他們要攜帶電鎚、鑽頭、鋼釘、岩釘、扳手、鋼釺、鐵錘以及千斤頂等工具,每人負重至少30斤裝備。每次接到任務,隊伍會分成兩組,由先鋒員「老妖」率先探路,詳細檢查岩壁上的錨點,確保所有錨點安全後才讓隊員依次進入。緊接著,張勇像「蜘蛛人」般,一手扶著岩壁,一手用鋼釘撬開鬆動的岩塊,以免岩塊墜落砸傷人。由於腳下的岩石鬆散又濕潤,稍有不慎便會有踏空的風險。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5人各司其職保障景區遊客安全

      其餘成員「小保」和「阿陌」則用電錘在岩壁上鑽孔,用於安裝新的固定點。他們眼神專注,動作乾脆俐落,容不得半點出差錯。安全員「亮仔」則負責全程監控整個作業區域。5人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冒險清理景區可能墜落的石頭,提高景區安全系數,保障來往遊客的安全。

      「飛虎隊」足跡遍及多省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多年來,「飛虎隊」的足跡已遍及湖北、浙江、貴州、重慶、西藏等地。他們曾參與恩施雞公嶺、大清江紅花峰林、福州高速公路、雁蕩山等地的高空排險任務。由於工作極具危險性,食宿與保險費用通常由聘請方負責,每天工作時長為6至7小時,工資則是600元人民幣(約638港元)起步。工資不高,卻肩負著在高危任務。張勇坦言,每一次作業,都像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所以他們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落腳都格外謹慎,「沒有人不懼怕生死,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每次出發作業前,他們都會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能夠平安歸來。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年過35歲堅持從事高危工作守護遊客安全

      雖然5名成員均已年過35歲,但張勇認為,這反而是最適合從事這份工作的階段。他解釋,隊員們不僅體能好、情緒穩定,更重要的是對自然與生命懷有深深敬畏,能在高風險環境下冷靜應對突發狀況,「我們很敬畏自然,很敬畏生命,這樣就可以很從容地去處理面對很多的突發情況。」他們一步一腳印地攀爬於懸崖峭壁之上,以汗水甚至生命守護著萬千遊客的安全。

      湖南漢留意到村中孩子購書困難,於是將自己的婚房改造成書屋免費開放12年,點亮學童們的閱讀夢。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婚房改造成書屋免費向村中孩童開放12年

      綜合內媒報導,湖南嶽陽一名男子鄧天貴將自己婚房改造成書屋免費開放12年的善心事蹟引發廣泛關注。事源自2013年,當時剛結婚2年的鄧天貴留意到村中孩子們不僅購書困難,且缺少閱讀場所,遂毅然決定將自己20平方米的婚房改造成鄉村公共書屋,免費開放給全村人。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書屋藏書量增至上萬冊

      據悉,書屋初期只有數百本書,如今書籍已增至1.2萬餘冊。除了鄧天貴長年自費購買之外,也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書,藏書類別涵蓋文學、科普、歷史、兒童繪本等多種類別,滿足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需要。書籍沿3層樓層錯落擺放,空間規劃簡潔有序,成為村中孩子們的「學習樂園」。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書屋不設關門時間 孩子想讀多久就多久

      不同於傳統書屋,鄧天貴的書屋沒有設定結束營業的時間,而是讓「孩子想看多晚就開多晚」。平日夜間常有孩子燈下閱讀至深夜,他也從不催促,耐心等候,只希望孩子能「在書本中找到力量」。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持續更新書籍品類豐富閱讀資源

      除了孩子們,村內有很多養殖戶也會來這裡看書,為滿足大家的需求,鄧天貴也在持續更新書籍品類。近日,鄧天貴獲頒「天天正能量」公益獎勵致敬他的善舉,而他計劃將這筆獎金全數用於購買書籍及電子閱讀器,讓村內孩子獲得更豐富的閱讀資源,他表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覺得很有意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