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今年至今本港5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 關日華稱令人關注

香港電台

今年至今本港5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 關日華稱令人關注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今年至今本港5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 關日華稱令人關注

2025年04月21日 08:40 最後更新:09:50

本港今年至目前已有5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兼世界兒童傳染病學會常務委員關日華說,數字已追平過去10年,每年有5宗病例的平均數,情況令人關注,5歲以下兒童及長者等是高風險人士,個案在內地、英美及澳洲等地有上升趨勢,建議去當地旅行或長住的人士注射預防疫苗,但現時毋須納入恆常疫苗注射計劃。

他表示,腦膜炎雙球菌一般透過打噴嚏及飛沫傳播,病徵與傷風感冒相似,部分更是無病徵帶菌,容易在社區傳播,情況嚴重會有敗血症,身體會出現皮疹,可以用玻璃杯做測試,亦即將玻璃杯放在皮膚上滾動,如果這些皮疹仍然持續出現的話就要份外注意。

關日華說,腦膜炎雙球菌如果入侵腦部,有機會一日間由發病到死亡;嚴重患者即使慢慢康復,都有機會出現神經系統、聽覺或視力受損等後遺症,個別更需要截肢。要預防感染,除了保持均衡飲食,有恆常運動及足夠休息,同時要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如有呼吸道病徵就要戴口罩。

他提到,來自內地、香港、台灣、英國及澳洲等14個地區專家聯合提出倡議,建議在不同年齡層的嬰幼兒,因應個人情況考慮接種預防疫苗,住在院舍的青少年亦應考慮打疫苗,有關倡議早前已刊登在國際期刊。

關日華指出,腦膜炎雙球菌如入侵腦部,有機會由發病到死亡在一日內發生。(關日華提供)

關日華指出,腦膜炎雙球菌如入侵腦部,有機會由發病到死亡在一日內發生。(關日華提供)

伊利沙伯醫院中風科與聯合醫院自2021年起,在聯網內部透過使用科技,首創急性中風通報系統,大大縮減院內各部門的聯絡時間,提高團隊協作效率,加快了中風患者的治療,令病人康復率提高,醫管局有意在全港醫院成立類似系統,計劃在7月左右選定一至兩間醫院試行,之後再陸續推展至其他醫院。

九龍東醫院聯網中風科顧問護師郭慧茵說,以往中風病人送院後,往往要花好多時間,致電不同部門作準備,但自從與醫院科技資訊部合作,共同研發出有關系統後,只需在系統輸入相關病人資料,其他部門就可以即時知道,再配合現有的院前中風通報機制,可縮短病人接受治療的時間。她又說始終每間醫院在處理程序上會有些微分別,因此需要時間試行,再因應個別醫院情況調校。

她表示,現時共有8間中風科護士診所,分布在不同醫院聯網,每年服務約3000人次,按過往經驗,有關服務能減少患者使用急症室,亦有效降低患者再次中風入院的風險至低於5%。

另一名九龍東醫院聯網中風科顧問護師余忠諍表示,中風是本港第四大常見死因,每年公立醫院接收約12000宗急性中風個案,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比例為8比2,而中風有年輕化趨勢,2001年至2021年期間的研究顯示,18至55歲港人中風發病率增加約三成。他解釋,並非指中風在年輕人身上好常見,而是可能與市民近年多關注中風問題,因此會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問題,令確診的機會上升。

他指出,如果缺血性中風病人能夠及時送院,在黃金治療時間內接受急性溶栓治療,將可爭取最佳治療成效,經過多年努力,在他工作的聯網內,接受溶栓治療的病人比率,由10多20年前的3至4%,已提升至17%,病人能夠完全康復的比率大為增加,他提醒市民要留意自己是否有心房顫動,即心跳經常有不規律的情況,並最好有量度血壓的習慣,以預防中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