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首次有博企和科技公司簽訂協議,回收廢棄撲克,循環作再造紙。有環保人士認為,有博企帶頭用循環再造代替目前焚燒廢棄撲克是好事,可進一步促進行業的環保意識,推動社會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按現時賭場運作,為防有人出千,以行內術語,當每完成一靴共8副撲克的操作,都會換上新撲克。舊的大多數不重用,所以賭場每天產生出大量廢棄撲克。
資料圖片
美高梅澳門人力資源及可持續發展高級總裁李建恆表示,公司每日廢棄的撲克平均約有6至7噸,佔每天垃圾量三分一,目前只能運到垃圾焚化中心銷毀。所以一直迫切尋找更環保、符合本地處理和高技術要求的解決方案。他相信今次將廢棄撲克回收,循環再造成不同紙製品,可為公司或市場所用。現正進行各種流程測試,相信今年第四季或年底前可以投入運作。
澳門資深環保人士謝漢光估計,澳門博企每年平均要焚燒約15000噸廢棄撲克,認為有博企引入循環再造方案,對博企間起到帶頭作用。
Unsplash設計圖片
謝漢光又說,澳門六大博企都在香港上市,每年要提交環境、社會和管治績效報告,所以博企在環保減碳等項目有一定需求和壓力,加上政府和民間都在推廣環保意識,澳門在推動環保減碳,走向綠色經濟上邁出一大步,有利博企和全社會走上可持續發展方向。
為深化本澳高中學生對高等教育的認識,助力學生升學規劃與職業發展,澳門理工大學舉辦「科創與‘理’成就卓越—學術科研體驗日」,活動吸引超過三百名澳門高中學生參與,反應熱烈。體驗日透過跨領域學術實踐體驗,賦能學生把握國家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探索升學與專業科創發展方向,對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政策,為升學規劃及生涯發展做好準備。
澳門理工大學辦學術科研體驗日反應熱烈。澳門政府新聞局圖片
澳門理工大學學術科研體驗日圍繞各學科領域,包括:資訊科技、健康科學和體育、藝術文創、語言翻譯、公共管理與服務、工商及博彩管理等範疇,以講座、工作坊、分享會、專業體驗、模擬會議、參訪考察等多元化的主題學習模式,讓高中學生親身探索理想學科的特色要領,體驗當大學生的一天。同時透過與澳理大學長學姐和教授交流,了解各行業及學術領域的發展情況,為日後生涯規劃把握潛在機遇。
澳門理工大學。澳門政府新聞局圖片
此次活動得到本澳各中學之支持,參與體驗日的學生來自(按筆劃排序): 中葡職業技術學校、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氹仔坊眾學校、利瑪竇中學、勞校中學、新華學校(中學部)、聖若瑟教區中學、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雷鳴道主教紀念學校、鄭觀應公立學校、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澳門坊眾學校、澳門培正中學、澳門培華中學、澳門培道中學、澳門嶺南中學、澳門廣大中學、澳門海星中學、澳門浸信中學、澳門菜農子弟學校、澳門聖保祿學校,以及鏡平學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