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1日,梵蒂岡對外宣布,教宗方濟各當天早上7時35分「回歸天家」,享年88歲。教廷昨未公布方濟各葬禮詳情,但按近年傳統,教宗身故後多在一周內舉殯。BBC報道指,方濟各最近批准簡化葬禮流程,將改用內襯鋅的簡單木棺,遺體不會安放在聖伯多祿大教堂靈柩台,而會放在棺內並打開棺蓋,供哀悼者致意。
方濟各作為首位來自拉丁美洲、及耶穌會士出身的教宗,在這12年間,方濟各試圖推動改善中梵關係,2016年接受香港《亞洲時報》 訪問時表示,中國一直是「偉大的參照」,對他而言,「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也是一種偉大的文化,有著無窮的智慧」。

方濟各在擔任教宗的12年間,試圖推動改善中梵關係。AP圖片
當被問及中國的發展和開放,對世界帶來哪些「挑戰」時,方濟各說:「畏懼永遠不是良策。」他表示,每個人都擁有找到共存之道、相互尊重和欣賞之道的能力,「毫無疑問,(中國)如此豐富的文化、如此豐富的智慧,以及如此豐富的技術知識……不可能永遠封閉於一國之內。」
方濟各認為,人類的文明和知識自然具有外溢性,傾向互相交流。他提到16世紀來華傳教的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利瑪竇的經驗教育我們,和中國對話是必要的,因為該國是智慧與歷史的累積」。
中國與梵蒂岡沒有建交,但方濟各多次表達希望改善對華關係,2018年中梵首次簽署了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被視為中梵雙邊關係的歷史性突破。之後,雙方又分別在2020年和2022年兩度將該協議延期2年。
2020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專程到梵蒂岡,試圖阻止中梵協議延長,但未成功,他要求會見方濟各也遭婉拒。梵蒂岡報章當時刊文斥國際政壇上「以地緣政治學」揣測教廷的思路,強調中梵協議有利於「整個國際社會的公益」。2024年10月,中方證實經友好協商,中梵決定將該臨時協議再延長4年。

2020年2月14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慕尼黑晤梵蒂岡外長加拉格爾。
2020年2月14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慕尼黑晤梵蒂岡外長加拉格爾,是中梵外長首次舉行會晤,王毅當時表示,這是一段時間以來中梵交往的延續,也將為未來雙方的往來開啟更大空間。加拉格爾則代表方濟各和國務卿轉達教廷對中方的敬意和支持,表示相信中方有智慧和勇氣早日戰勝疫情。
2023年9月初,方濟各飛越中國領空時按慣例向中國發來問候,對中國人民致以良好祝福並祈願團結與和平。外交部發言人當時表示,梵方的祝福體現了友善和善意,中方願繼續與梵方相向而行,進行建設性對話,推動雙方關係改善進程。
其後,方濟各在蒙古國發表即興演講,祝福所有中國人民一切順利。之後,方濟各的烏克蘭問題特使祖皮樞機主教被證實即將訪華,與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舉行會見。2024年8月,兩人再度在電話上交談,就烏克蘭危機當前局勢、和談進程等交換意見。
方濟各離世後,梵蒂岡將進入「宗座出缺期」,職位出缺20天內展開選新教宗程序。據相關規定,有選舉權的樞機主教們將會被關進梵蒂岡宗座宮保祿小堂中,然後前往著名的西斯汀小堂召開所謂的「秘密會議」 (Papal conclave),選舉新教宗,由252名樞機主教團中的138名選舉人(80歲以下)參加,他們將在西斯汀小堂進行四輪投票,直至候選人獲得三分之二多數票為止,過程通常持續15至20天。 梵蒂岡工作人員會透過西斯汀小堂煙囪冒出的煙來向外界傳達訊息,若是白煙,則表示新任教宗已經產生,屆時全球媒體都關注着西斯汀小堂的煙囪。

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
目前外界估計,新任教宗熱門人選包括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教宗特使祖皮(Matteo Zuppi)。
現年70歲的帕羅林樞機自2013年起,就一直擔任梵蒂岡國務卿,屬於「溫和派」;而69歲的祖皮樞機近年來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多次以教宗特使身份外訪,以顯示其在全球外交上的重要角色,兩人均為意大利籍,符合天主教內歐洲派的期望。

教宗特使祖皮(Matteo Zuppi)。
但來自非洲與亞洲的人選也被視為黑馬,包括來自民主共和國首都總教區總主教安邦戈(Fridolin Ambongo Besungu)樞機和曾擔任教廷「正義和平委員會」主席的加納樞機主教彼得·圖克森。惟他們因反對方濟各批准同性伴侶祝福,可能難以獲得改革派的支持。
此外,菲律賓籍的「聖座萬民福音部」部長、前馬尼拉大主教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被譽為「亞洲方濟各」,也被視為潛在繼任者。歐洲方面,匈牙利籍的艾爾德樞機(Peter Erdo)也是可能的人選之一;美國方面,曾任「馬耳他騎士團」監督的伯克樞機主教(Raymond Burke)也被認為有一定潛力,但兩人都持保守立場,對方濟各的開放政策持反對態度。
但無論誰當選,未來中梵關係的走向,將值得關注。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