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對中國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和香港特區政府6名官員實施所謂"制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4月21日的回應擲地有聲:"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不容美方干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中方迅速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國會議員、官員和非政府組織負責人實施對等制裁,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任何企圖干預中國內政的行為都將面臨堅決回擊。

香港自回歸之日起,其治理事務就完全屬於中國內政範疇。中國政府依照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這一安排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美國單方面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不僅是對國際法基本原則的嚴重違背,更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聯合國憲章》第二條明確規定了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而美國的行為恰恰是對這一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公然踐踏。中國依據國內法《反外國制裁法》採取反制措施,不僅是對國家主權的正當捍衛,也是對國際法治秩序的維護。

美國對香港事務的干預並非始於今日,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脈絡和戰略意圖。回顧香港回歸以來的二十多年,每當香港社會面臨重大轉折,外部勢力總會以各種方式進行干預。從非法"占中"到"修例風波",背後都不難發現外部勢力的影子。美國此次制裁行動,是其長期以來試圖將香港問題國際化、複雜化戰略的延續。歷史經驗表明,任何外部干預不僅無助於香港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加劇社會撕裂,損害香港繁榮穩定。中國政府的反制措施,正是對這種危險干預的必要遏阻。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出臺和實施,標誌著中國在國際博弈中戰略主動權的提升。這部法律不僅為中國反制外國歧視性措施提供了法律武器,更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維護自身利益的堅定決心。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中方此次迅速、精准地鎖定制裁物件,體現了法律運用的成熟與高效。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反制措施嚴格遵循對等原則,既展現了堅定立場,又保持了必要克制。這種有理有力有節依法反制的做法,相較於某些國家肆意妄為的單邊制裁,更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也為處理國際爭端提供了理性示範。

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絕不容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和染指,中國在涉港問題上的嚴正立場和堅決行動,不僅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更有利於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

李龍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