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計劃24日下午5時17分發射升空,航天員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杰3人組成,並由曾經兩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陳冬擔任指令長。
4月23日,神舟二十號太空人陳冬(中)、陳中瑞(右)、王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曾經執行過神舟十一號、神舟十四號任務的陳冬,時隔兩年再次擔任指令長。他表示,第三次執行任務心情依然十分激動,表示能夠再次為祖國出征太空是一種巨大的榮譽和幸福。他說,每次太空之旅都是獨一無二,期待在飛行中能夠收穫更多的經驗,今次任務最重要的就是要以零失誤、零差錯為標準完成工作,並要注重傳承讓兩名新人能夠通過任務盡快成長。
點擊看圖輯
4月23日,神舟二十號太空人陳冬(中)、陳中瑞(右)、王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4月23日,神舟二十號太空人陳冬(中)、陳中瑞(右)、王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4月23日,神舟二十號太空人陳冬(中)、陳中瑞(右)、王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指令長陳冬。新華社
陳中瑞和王杰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曾獲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的陳中瑞表示,能夠將個人夢和中國夢以及航天夢緊密相連,感到幸福,會全力以赴堅決完成任務。
神舟二十號太空人陳中瑞。新華社
本身是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工程師的王杰就表示,2003年見到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乘搭神舟五號在他的家鄉內蒙古順利著陸,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令他對航天產生憧憬,並於大學時選修航天專業,對獲選感到很幸福,現在迎來自己的首飛,感謝新時代讓每個人有夢可追、追夢可成。
神舟二十號太空人王杰。新華社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第5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載人航太工程第35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包括:
與神舟十九號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
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實(試)驗,實施太空人出艙活動及貨物進出艙;
進行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載荷和艙外設備安裝與回收等任務;
開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動,以及空間搭載試驗,持續發揮空間站綜合應用效益。
4月23日,神舟二十號太空人陳冬(中)、陳中瑞(右)、王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按計劃,神舟二十號載人太空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約6.5小時後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埠,形成三船三艙組合體。在軌駐留期間,神舟二十號太空人乘組將迎來天舟九號貨運太空船和神舟二十一號載人太空船的來訪,計劃於今年10月下旬返回東風著陸場。
4月23日,神舟二十號太空人陳冬(中)、陳中瑞(右)、王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撤離中國空間站組合體,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和王浩澤踏上回家之旅。
原定昨日(4月29日)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今日(4月30日)凌晨4時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計劃中午返回東風著陸場。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預計4月30日中午返回東風著陸場。資料圖片
在分離前,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在地面人員配合下,完成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設定、實驗資料整理下傳、留軌物資清理轉運等撤離前各項工作,與神舟二十號乘組完成工作交接和在軌工作經驗交流,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之後會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擇機再入返回。
根據計劃,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將採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經歷分離撤離、返回制動、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開傘著陸等階段。目前,東風著陸場各系統已準備就緒,具備執行搜救任務的各項條件。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按計劃將在星期二返回東風著陸場。
這次返回任務因為著陸場大風天氣延後一日,並會首次降落東風著陸場東區,面對新情況新考驗,工程全線密切協同、天地聯動,迅速制定應對舉措,確保任務圓滿成功。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氣象部門較早時表示,東風著陸場近日有適宜的天氣窗口,可滿足神十九安全返回著陸的氣象要求,強調飛船返回窗口選擇,始終以航天員安全為最高準則。
神舟十九號3位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和王浩澤(左)。資料圖片
中心人員張芳表示,在春季,東風著陸場的天氣情況複雜,根據判斷,昨日著陸場風力有超出條件的風險,原定返回時段落點區域預計有7至8級大風,風速每秒13至16米,能見度低於1公里,有可能影響神十九飛船安全返回。
神舟十九號3位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和王浩澤(左)。資料圖片
張芳又說,目前天氣預報顯示,新瞄準的時間窗口,著陸場區域仍會有5至6級大風,雖然落點區域會有陣風每秒10至12米的西北風,但強度明顯降低,能見度保持1公里以上,氣象條件滿足飛船安全返回的要求。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凌晨4時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央視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