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惠譽 : 中國面臨專項債償付壓力

錢財事

惠譽 : 中國面臨專項債償付壓力
錢財事

錢財事

惠譽 : 中國面臨專項債償付壓力

2025年04月23日 16:37 最後更新:16:37

評級機構惠譽認為,中國地方政府的專項債償付壓力加劇,惠譽預測,2025年專項債利息支出佔全國地方政府政府性基金支出總額的比重,將由2019年的 2.9%增至10%。

2023年有關比例為7.6%。

去年,財政部宣布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債務置換計劃,以在未來5年內利用專項債置換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城投企業)的隱性債務。

惠譽指出,儘管近期發行利率下降且期限延長,但是專項債餘額的增加提高了利息支出。按計算,去年專項債相關的利息支出約8000億元以上。

惠譽又稱,土地出讓收入是專項債的主要償債來源,儘管專項債產生的項目收入快速增長。收入足以覆蓋全部類型的專項債,但由於房地產市場疲軟和利息支出上升,覆蓋率正在下降。中央政府的新政策允許地方政府使用財政補貼和其他項目收入進行償付,這降低短期還款風險。

然而,鑑於獲取替代融資面臨挑戰,惠譽預期,專項債再融資率繼自2021年、2022年的約78%升至2023年、2024年的約85%之後,將在中期內保持高位。經濟偏弱地區面臨更高的利息負擔,導致債務管控措施收緊且增量融資空間收窄。經濟強省財務較靈活性,但仍面臨債務壓力攀升。

人民銀行主管傳媒體《金融時報》預計,本周六舉行的財政部記者會,通過特別國債增發的可能性較大。

AP圖片

AP圖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本周六早上舉行記者會,由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講解「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

報道引述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財政部已設立特別國債收支科目,表明通過特別國債增發的可能性較大,又預計年底前部分專項債額度將提前下達,使用範圍可能擴大。

連平估計,土地儲備和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可能是政策發力重點方向,下一步宏觀政策要提高針對性、一致性和持續性,讓市場形成穩定預期,激活更大市場活力。

大摩預期財政部刺激措施規模有限

此外,摩根士丹利上日發表報告,分析中國政府為何對推行有力財政寬鬆政策遲疑,該行稱,內地若要脫離債務-通縮的循環,持續保持溫和通脹,須大規模財政政策來刺激消費,但內地財政赤字已屬龐大,加上公共債務處高水平,令當局對大規模財政寬鬆感到猶豫。

大摩預期,內地若要擺脫通縮,需要10萬億人民幣的措施,才能支持消費,及消化樓市現有庫存。然而內地政府債勨水平不低,加上財稅收入減少,令推行政策不易。

此外,決策者仍認為長遠而言,透過投資較透過刺激消費更好。

大摩預期短期內中國政府的財稅刺激措施有限,若社會動力急劇惡化,才有可能推出強力財稅措施。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