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報告顯示,未來5年,本港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的年均落成量,將分別達到1.71萬至3.77萬個單位,足達《長遠房屋策略》目標。
報告預測,2025至2029私人住宅供應將呈現先高後低,落成量更多在今明兩年,每年有約2萬個,2027至2029年逐漸回落至每年約1.5萬至1.6萬個。而2030至2034年的年均落成量,預料介乎1.54萬至1.99萬個。
報告指,賣地市場氣氛保守,去年獲批預售同意書申請、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量、以及私營房屋土地供應的估計單位數量,都持續減少,加上規避發展風險意識增加,自2022/23年度以來,成功批出的官地持續減少,地皮規模和樓面地價亦有所下跌。
報告建議,因應私樓賣地市場疲弱、發展時間大幅延長,當局應繼續精簡審批程序,並簡化地契條款。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日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行政長官李家超回應說,會帶領特區政府、工商界和企業家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擔當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
李家超在社交平台說,政府和社會各界,包括工商界和企業家,都要心中有祖國,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堅守國家利益底線,應對地緣政治挑戰時清晰傳遞國家和特區立場,團結一致愛國護港、發揚鬥爭精神。
他說,社會各界必須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開發展新天地。政府會加快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積極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以創新思維結合市場力量,推進北部都會區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並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建設。
李家超又提到,香港作為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除了鞏固和歐美等傳統市場的經貿聯繫外,同時大力開拓包括中東、東盟、中亞等新市場,並鞏固區域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探索更多商機,同時會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發揮獨特作用,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
最後,特區政府會繼續攜手社會各界展現香港的活力與魅力,共同講好一國兩制獨特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