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埃空軍再牽手 大漠切磋戰術 解碼「文明之鷹」聯合訓練看點

博客文章

埃空軍再牽手 大漠切磋戰術 解碼「文明之鷹」聯合訓練看點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埃空軍再牽手 大漠切磋戰術 解碼「文明之鷹」聯合訓練看點

2025年04月24日 16:06 最後更新:16:11

短短9個月內,中國空軍再次遠赴埃及,展開代號「文明之鷹-2025」的聯合訓練。國防部將今次的聯合訓練定性為有「重要意義」,寥寥數語,信息量卻頗為豐富。

根據國防部發布的消息,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應邀派遣分隊前往埃及,與埃及空軍開展代號為「文明之鷹-2025」的聯合訓練。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中國空軍在不到一年時間內第二次訪問埃及。

中國空軍殲-10C與埃及米格-29戰機協同訓練。

中國空軍殲-10C與埃及米格-29戰機協同訓練。

去年8月底至9月初,中國空軍曾應埃及空軍邀請,派出八一飛行表演隊攜7架殲-10表演機和1架運-20運輸機參加首屆埃及航展,並完成了飛越金字塔的壯舉,為兩國友誼留下珍貴的歷史印記。

此次再赴埃及具有里程碑意義,國防部強調:「中埃兩國空軍首次開展聯合訓練,旨在提高雙方參訓部隊技戰術水平,對推動兩軍務實合作、增進兩軍友誼互信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分析指出,軍事聯演聯訓作為國際關係中的高級合作形式,能達成這樣的合作表明兩國已建立起高度戰略互信。

中國空軍殲-10C與埃及米格-29戰機協同訓練。

中國空軍殲-10C與埃及米格-29戰機協同訓練。

回顧中埃建交69年的歷程,雙方關係一直發展順利。2014年12月,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20年1月,更決定共同構建中埃命運共同體。中國空軍兩赴埃及,正是這一關係不斷走實、走深的生動寫照。

軍事專家傅前哨回顧說,1979年中國首次出口戰機就是向埃及提供的一批殲-6。埃及空軍作為中東北非地區頂級空中力量之一,不僅擁有東西方融合的先進裝備,還積累了豐富的訓練和實戰經驗。

對中國空軍而言,與埃方交流切磋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在埃及特殊的熱帶沙漠環境下,中國軍機性能也將接受全方位檢驗,這有助於提高中國空軍的戰訓保障能力。

中埃部分參演官兵合影留念。

中埃部分參演官兵合影留念。

軍事專家張學鋒認為,在兩國戰略互信基礎上,雙方可能會相互參觀戰機,甚至安排飛行員體驗對方戰機性能。

聯訓代號「文明之鷹」本身就寓意深遠。去年底,外交部長王毅曾表示,中埃同為文明古國,都為人類進步發展做出過傑出貢獻。再加上人們經常將戰機與雄鷹相比擬,聯訓「文明之鷹」的美譽恰如其分、實至名歸。

參加中埃聯合訓練的飛行員進行技術交流。

參加中埃聯合訓練的飛行員進行技術交流。

不同於去年的表演性質,此次中方派出的是一支實戰化編組的空中力量,包括殲-10C單座版、殲-10S雙座版、運油-20加油機、空警-500預警機和多型直升機。這支分隊編組專業、體系完整,既有空戰主力,又有後勤保障,特別是被稱為「空中帥府」的空警-500的加入,顯著提升了整個分隊的實戰能力。

這樣一支裝備精良的空中分隊不僅展示了中國空軍裝備發展的最新成果,也彰顯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與實力。

土耳其《新黎明報》評論認為,「長距離機動」是此次聯訓的重要亮點。據「中國軍號」,為確保高效投送,中方採用「空轉+空運」混合模式,途經多個國家,航程近6000公里,於4月15日完成全員全裝抵達。這意味著往返總航程約1.2萬公里,跨越6個時區。

而官方報道中透露的另一細節,也值得關注。據「中國軍號」,中方分隊15日抵達後迅速完成裝備卸載和飛行準備,16日即開始技術交流,19日上午就展開首個訓練日,中國殲-10C與埃及米格-29並肩飛翔於埃及上空。

參演中國空軍運油-20起飛。

參演中國空軍運油-20起飛。

能否具備跨洲際的快速反應和遠程投送能力,被視為衡量戰略空軍水平的關鍵指標。從這次聯訓來看,中國空軍已具備戰略空軍的基本條件,正以開放自信的姿態,向世界一流空軍目標穩步邁進。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印巴衝突進一步升級,巴基斯坦5月8日表示,巴方軍隊在克什米爾展開空襲印度軍事設施行動,有40至50名印度士兵死亡,印方目前未證實消息。但據路透社引述美國官員消息稱,在5月7日的印巴短暫空戰中,一架由中國製的巴基斯坦殲-10戰鬥機成功擊落了至少2架印度戰機,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製造的F-16戰鬥機,未被巴基斯坦在是次行動中使用。今次印巴戰場,意外成為了中國與西方先進軍備較量的舞台,引起國際關注。

路透社引述2名美國官員稱,巴基斯坦使用的中國製殲-10戰鬥機至少擊落了印方2架戰機,而行動中未有用美製F-16。

路透社引述2名美國官員稱,巴基斯坦使用的中國製殲-10戰鬥機至少擊落了印方2架戰機,而行動中未有用美製F-16。

據報道,一名匿名美國官員表示,美方高度確信,巴基斯坦使用的中國製殲-10戰鬥機向印度戰機發射了空對空導彈,至少擊落了印方2架戰機,其中至少有一架是法製「陣風」戰鬥機。

而兩名官員均表示,巴基斯坦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F-16戰機,沒有用於今次的擊落行動。惟印度政府尚未承認損失任何飛機,僅聲稱成功襲擊了巴基斯坦境內所謂的「恐怖主義」基礎設施,當被問及相關報道時,印度空軍發言人表示不予置評。

美製F-16戰鬥機。

美製F-16戰鬥機。

路透社指,這是西方首次證實巴基斯坦使用中國製的戰機實施了軍事行動。報道更稱,華盛頓方面正密切關注中國先進戰機與西方戰機的對抗表現。

當地時間5月7日淩晨,印度空軍於發動「朱砂行動」(Operation Sindoor),對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主義設施」進行襲擊。巴方則指,出於「自衛」擊落了6架印度軍機,當中包括1架無人機。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其後向路透社證實,巴方使用殲-10戰機,擊落了3架印度新採購的法製「陣風」戰機。

同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也在議會透露「我們的戰鬥機擊落了印度3架法製『陣風』戰機,我們出動的是殲-10C,這些都是在與中國合作下獲得的戰機。」消息已得到法國官員證實。

據路透社報道,「陣風」和殲-10C通常被視為「4.5代」戰鬥機,代表著當前戰鬥機領域的前沿水平。

殲-10C是殲-10的升級版本,配備更好發動機和更先進的AESA雷達,可發射霹靂-15導彈。

殲-10C是殲-10的升級版本,配備更好發動機和更先進的AESA雷達,可發射霹靂-15導彈。

《南華早報》8日報道,殲-10是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設計和製造的單發多用途戰鬥機,從2003年起在中國空軍服役,而殲-10C是該系列的升級版本,配備更好發動機和更先進的AESA雷達,可發射霹靂-15導彈。

巴基斯坦是目前除中國以外,唯一裝備殲-10C戰鬥機的國家,於2020年訂購了36架殲-10CE出口型戰機及250枚霹靂-15E導彈,首批6架於2022年交付,現役總數達20架。

殲-10C於2024年1月執行首次跨境實戰任務,為巴基斯坦空軍打擊伊朗境內俾路支分離主義組織的行動提供護航,但未參與空戰。換言之,今次是中國戰鬥機在實戰中首次取得空對空擊殺戰果

路透社報道指,那些可能在未來大國衝突中部署的先進武器,其實戰表現將受到審視,引述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軍事航空航天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巴里(Douglas Barrie)表示,中國、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的空戰界非常感興趣,他們試圖盡可能了解戰術、技術、操作程序、以及使用何種裝備、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無效等真實情況。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上則熱議中國霹靂-15(PL-15E)導彈與歐洲導彈集團(MBDA)的 「流星」導彈之間的實戰情況。

據印度媒體指,在空戰後,印度旁遮普邦一個村莊發現了疑似霹靂-15(PL-15E)導彈的碎片,這可能表明巴方空軍從殲-10C發射了該型導彈。美國軍事新聞網站「戰區」(The WarZone,TWZ)也指,中國的霹靂-15空空導彈似乎首次用於實戰。不過,印度戰機是否攜帶「流星」導彈及具體部署,目前情況仍未明,目前尚待了解。

《南華早報》引述南亞學者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稱,巴方證實其使用中國製殲-10C戰鬥機對抗並擊落印度戰機,證明了中國武器的重要性,在這場危機中看到,巴基斯坦軍隊的作戰能力得到了中國武器的極大支持。

他指,巴基斯坦採購的美製F-16戰鬥機,只能用於反恐行動,不能用於對抗印度,限制了巴基斯坦使用美國武器的範圍,使中國武器變得更加重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的高級副研究員巴希特(Abdul Basit)則表示,若巴方說法屬實,中國戰鬥機與法國最先進戰鬥機之間性能對比的討論或將塵埃落定。

美國喬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教授費爾(Christine Fair)也認為,這是中國空中裝備與歐洲戰鬥機的一次「對比測試」,中國武器得到了實戰檢驗。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