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近期的一項決定引發熱議:一方面高調吸引全球綠色投資,另一方面卻以所謂「強迫勞動」為由,計劃限制中國光伏產品的進口。這一政策轉向不僅暴露了英國在綠色轉型中的矛盾心態,也讓人們質疑其氣候目標的可行性。
據《金融時報》報道,英國能源大臣文立彬將提出修正案,禁止英國能源公司(GB Energy)使用任何「與強迫勞動有關的」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這一國有企業旨在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初始資金卻僅有1億英鎊,遠低於當局承諾的83億英鎊。新禁令僅針對英國能源公司,私營企業仍可使用中國產品並享受政府補貼,這一「雙標」政策惹來爭議。
文立彬。影片截圖
中國光伏產業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控制90%的太陽能供應鏈關鍵環節,成本優勢無可比擬。然而,英國政府此前曾因擔心限制中國產品會拖累低碳能源發展,反對類似禁令。如今態度180度轉變,部分政客和人權活動人士歡呼「勝利」,本土太陽能企業也表示支持,稱市場「長期被中國主導」。但政府內部卻有官員私下擔憂:少了中國產品,英國能源公司能否採購足夠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野保守黨亦抓住機會質疑,署理影子能源大臣博維直言:「工黨須回答,他們是否真能實現綠色轉型目標?」
因此諷刺的是,英國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衛報》披露,文立彬已致信全球投資者,推廣英國至2030年實現低碳電力的雄心,並計劃通過補貼和基礎設施升級吸引綠色投資。然而,4月24日至25日在倫敦召開的國際能源署峰會,卻因中方高級官員缺席而蒙上陰影。此外,業內人士批評,峰會邀請化石能源巨頭和產油國,卻忽視氣候危機前沿國家,暴露了美西方的「氣候偽善」。
對於美西方政客炒作的所謂「強迫勞動」,中方已多次做出嚴厲駁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指出,英國等個別國家資助、炮製、刻意散布謊言謠言,以所謂人權問題為借口,污衊抹黑中國,採取各種措施限制打壓新疆企業,充分暴露了他們遏制新疆發展進步、干涉中國內政的偽善面孔和險惡用心。
近日,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談及中英經貿問題時強調,英國個別政客的反華言論極其荒唐可笑,反映了他們的傲慢、無知和扭曲心態。任何把商業問題政治化、進行惡意炒作的言行都會損害中國企業對英國投資的信心,損害中英經貿合作。
簡單總結,英國的綠色轉型之路,理想高遠卻充滿矛盾。限制中國光伏產品或許能迎合部分政治聲音,但當現實的供應鏈挑戰與氣候目標碰撞,英國能否兌現承諾,依然是個未知之數。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乙遊,即乙女(源自日語,意為少女)遊戲,作為年輕女性在虛擬世界中的「自留地」,它一方面體現了社會觀念的變遷,另一方面為遊戲產業收獲了可觀的流水。開發、推廣乙遊的過程,見證了現代社會女性消費力量的崛起。
內地《半月談》注意到,2024年末,「中國iOS應用商店遊戲暢銷榜」出爐,冠軍是一款名為《戀與深空》的乙遊。另外,疊紙、網易、靈犀互娛等,都推出了乙遊產品,如《世界之外》《如鳶》等,均收獲了不錯的流水。乙遊玩家展現出驚人的消費能力:根據2024年天貓「雙11」銷售數據,疊紙心意旗艦店在潮流玩具店鋪銷售榜中表現突出,位列第二。
《戀與深空》
乙女遊戲就是以女性玩家為主要受眾、圍繞著一個女主人公和多個男性角色展開劇情的互動遊戲。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遊戲市場開始出現以女性為受眾的戀愛模擬遊戲,它們以女性視角展開,發展情感關係。日本光榮株式會社1994年發布的遊戲《安琪莉可》廣受好評,對乙遊的全球推廣起了重要作用,被認為是乙遊的開山之作。
2017年,隨著國產乙女遊戲《戀與製作人》上市,這片「粉色疆域」正裂變為現象級文化風口。遊戲廠商在技術、玩法與題材上不斷創新,希望借此抓住女性玩家的心。《戀與製作人》《時空中的繪旅人》等遊戲,憑借精美的製作和觸動人心的劇情,吸引了大量玩家;《世界之外》採取穿越模式讓玩家體驗多樣的情感旅程;《光與夜之戀》除了傳統的劇情推進外,還融合了卡牌收集系統和彈幕消除的戰鬥玩法。
乙女圈內部文化和規則不斷發展變化,形成了獨特的社群,並圍繞遊戲培育出一個包含廠商、玩家、coser(角色扮演者)等在內的龐大生態圈。過去幾年,乙遊一直被視為遊戲行業的「小眾」賽道。2024年以來,乙遊成為一種新主流,玩家群體龐大、黏性高,還熱衷於購買IP聯名服飾、cosplay(角色扮演)、立牌及公仔等周邊產品。
乙遊截圖
乙遊反映了現代女性對情感生活的嚮往。可以說,乙遊不僅是消遣娛樂,還是一種文化現象。
從體驗出發,乙遊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女性心理需求,融合了浪漫、夢幻與感性元素,為玩家提供了自由、安全、浪漫的情感體驗空間。玩家可以深入體驗愛情、友情、家庭等豐富的場景,從遊戲中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感受到被關注、被包容、被接納。
乙遊的流行,反映出年輕人對傳統戀愛模式的顛覆。在虛擬空間中,玩家可以根據喜好,選擇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角色,並與之發展出各種浪漫關係。玩家不再是被動的觀眾,而是故事的主角,體驗雙向互動的情節。這種高度沉浸式的體驗,是乙遊吸引玩家的重要原因。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乙遊提供的這種體驗雖然虛擬,卻可以成為玩家的一種情感寄托,成為其表達自我、尋求認同的平台。在遊戲中,玩家正視自己的慾望,學會如何構建平等、健康的關係,逐漸成為一些人的戀愛「代餐」。
不局限於甜蜜的戀愛故事,一些乙遊還融入了冒險、成長元素,更注重平等互動——玩家可與男主並肩作戰,共同面對困難。這種設定,賦予玩家更多自主性,展現了更複雜的情感層次,以及女性角色的成長空間。有的挑戰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為玩家的個性成長提供了鍛煉機會,為生活積累經驗值。
調查研究證實,乙遊能對女性的戀愛觀產生一定影響。遊戲提供了一種安全的情感實踐空間,玩家通過面對種種情感難題、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助力玩家的人格成長。
乙遊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還面臨著爭議和挑戰。如何在關照青年情緒消費需求的同時,讓乙遊健康有序發展,還需要更多智慧和力量的加持。
作為一種消費行為,遊戲玩家在解鎖任務的同時,也在購買自己的身份認同。在乙遊中,通過消費行為,玩家可以構建與男主角的關係——消費的額度越高,與對方的互動感就越密切,產生的身份代入感也就越強。面對遊戲世界的消費陷阱,玩家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應避免過度「氪金」,保持理性消費、健康娛樂的理念。
部分年輕人缺乏現實中的情感支持,玩乙遊成了一種逃避現實、緩解孤獨感的方法。盡管數字世界可以編織一段浪漫的關係,提供多樣的情感體驗和情緒價值,扮演情感宣洩的出口,但長期沉溺在虛擬親密關係中,玩家或因此而逃避現實。
心理學家提醒,在乙遊中,因算法而「被選擇、被拼接、被想像」,容易過度沉迷不能自拔,對現實中的戀愛感到失望,並由此疏遠、拒絕,甚至脫離真實的社交關係。在享受遊戲帶來樂趣的同時,要保持理性和自我認知,釐清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邊界。虛擬世界再美好,也不能取代現實生活,更不能讓遊戲成為逃避現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