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與成員就完善自我監督、優化立法會議員履職制度見傳媒時稱,香港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議員應自覺意識要有更多的擔當。
梁君彥表示,今屆立法會是首次在完善選舉制度之下、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產生的議會,議員一直全力以赴履行責任,至今已通過90多項的法例,較上一屆增加50%;同時批出了210項撥款建議,主要是與經濟發展和民生相關,撥款金額較上一屆多25%。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他指出,世界正經歷百年一遇之大變局,香港目前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國家和社會都對立法會有更高的期望,議員應自覺意識要有更多的擔當,並以更高的標準加強自我監督。在立法會任期完之前,正是時候要總結經驗去檢討和優化議會的運作,冀提升議會的效率和緊貼市民的需要,增加議會的透明度和問責性,務求為香港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有信心接受公眾和傳媒的監察。
梁君彥表示,此次議員參考了行政會議成員、政治委任官員、區議會和公務員議事履職安排的相關能力守則,在現行議事規則的基礎之上,正着手製定一套新的「立法會議員守則」,目標就是在下一屆立法會實施。此守則將會引入多項措施,進一步完善議員履職監察的制定,包括訂明議員行為操守和工作表現的要求,例如需出席會議和參加表決,就和社會各界聯繫定期提交工作報告等等;並改進議員利益申報的機制。另外,會就議員不當行為的嚴重程度,設立處分機制,例如違反「國安」或「104宣誓條例」等,最嚴重會致無薪停職或取消議員資格。
梁君彥(中)聯同議員見記者。 巴士的報記者攝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梁指出,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的職能將擴大,也會改名為「立法會監察委員會」。並將優化委員會的運作,包括職務考察的安排,簡化委員會選舉的程序等。這套優化建議將交給議事規則委員會跟進,並因應需要,在大會提出修改議事規則,同時向政府建議,適當地修訂立法會權力及特權的條例。
政府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公布撥款 2 億元,在河套「港深創科園」為從事生命健康科技的初創企業提供孵化、加速等支援,由港深創科園公司負責推行有關的初創企業培育計劃。該款項在星期五(5月9日)的財務委員會上獲得批准。培育計劃會分三階段為企業提供資助及支援。
孫東。巴士的報記者攝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生命健康科技的研發週期較長,相信計劃可以為初創企業提供初期的資助和支援,吸引更多從事該領域研發的企業及人才落戶港深創科園。他指出,初創就要百花齊放,如今初創企業園區南有數碼港、中有科學園、北有河套創科園,後者將享受「特區中的特區」的便利,方便數據和生物樣本過境,提供吸引性的政策吸引內地企業。
財委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少議員認為2年2億的款項和給予初創企業的資助額並不足夠,可能對海內外的創科企業落戶河套區缺乏吸引力。立法會議員(九龍中)楊永杰指出,內地為吸引創科人士提供的資助要遠高於香港,例如廣州南沙區對前來就業執業的港澳青年,給予一次性最高12萬元的就業獎勵,另有近20條資助、補助。他認為,如果不夠大手筆,是吸引不到人才落戶。
楊永杰。資料圖片
對此,孫東回應稱,河套創科園建設需時,容納量逐步增長,在目前財務的形況下,2億元是合適金額,可謂「有好過冇」。他表示,培育計劃分不同階段,在啟動階段,每間科企可獲約10萬元資助,而到躍進、加速階段,每間企業則可獲高達幾百萬的資助。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選舉委員會)則提出啟動階段10萬元資助較少,研發階段開支較大,應該將較多撥款放在第一階段,使初創企業有機會生存到下一階段。商界議員嚴剛就提出,若然初創企業在啟動階段成果較好,是否有機會獲得10萬元以外的追加資助。孫東表示,將採取開放態度,考慮對第一階段投放更多資源。若然企業啟動得好,就有機會馬上進入躍進和加速階段。他希望創科園能夠破除舊作法,大膽改革創新。
葛珮帆。資料圖片
同為選舉委員會的洪雯則認為,文件中提到獲「培育計劃」資助的團隊或企業的計劃項目,不可獲其他政府資助,可能會影響企業申請的積極性。對此,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強調,該條件是以項目為單位,而不是以公司為單位,相信對企業的意願影響較小。
洪雯。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