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計會表示,昨天發現該會的臉書專頁出現異常,初步懷疑可能被黑客盜用,職員已及時聯絡服務供應商尋求支援。家計會已就事件向警方報案,並立即展開詳細調查。事件暫時未有導致該專頁的追蹤者的個人資料外洩。
家計會提醒該專頁的追蹤者及使用者,以及公眾人士提高警覺,期間切勿開啓該專頁的聊天室或帖子的留言欄內,任何可疑的檔案或附件、點擊可疑的連結、透過訊息透露任何個人資料或接受陌生人的交友邀請,以免被套取個人資料,遭受損失。
家計會就有關事件向受影響的人士致歉,並會調查事件,同時檢討及加強機構網絡系統安全措施,以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
政府建議立法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包括規定私營醫療機構公布價目資料;規定私家醫院提供服務費用預算,以指定格式向病人提供書面預算表格;規定私家醫院呈報及公布過往費用及收費的統計數據。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哲玄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認同增加收費透明度。現時很多不同私院也有將收費表格放上網,但市民不容易理解,最好由政府的監管機構有統一表列,方便市民查詢,甚至可用圖像方式表達。但他關注在手術前,有時難以將預算百分百寫得好盡、好實,因為一旦發生併發症,開支差距可以很大。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在同一節目表示,認同三個立法方向,但部分細節值得探討。對於當局建議若病人需在預約12小時內入院 ,私家醫院應可獲豁免提供預算表格。他建議可修訂至6小時內入院的程序才豁免提供預算,會更符合立法精神。
當局建議,若私院最終收費超出預算,例如20%或更多,私家醫院須向病提供書面解釋。彭鴻昌建議可收緊至超出10%就要提供書面解釋,認為可以令醫院及醫生有一種壓力,提供收費預算時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