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名小四生在校園花壇意外拾獲一塊「奇石」,經專家鑑定是「紡錘蟲化石」,距今已逾2億年。

影片截圖
小四生校園花壇發現形狀獨特的石頭
綜合內媒報導,湖南懷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甘棠鎮中心小學一名四年級學生吳柏軍日前課餘時間在校內花壇玩耍時,偶然發現一塊形狀獨特、表面呈現螺旋紋理的「石頭」。

影片截圖
專家確認為2億年前紡錘蟲(蜓)化石
吳柏軍通過查閱科普書籍,懷疑這塊石頭可能具科學價值,於是立即告訴老師,並在老師的協助聯繫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經過該館研究部部長童光輝親自鑑定確認,這塊獨特的石頭是古代單細胞生物「紡錘蟲(蜓)化石」,距今逾2億年。

影片截圖
紡錘蟲早於二疊紀絕跡
「紡錘蟲」是一類原生動物中的有孔蟲,生活在距今約3.2億年至2.5億年前的石炭紀至二疊紀。牠們的外殼形態各異,惟多數呈典型紡錘形,殼體微小,一般殼長至10毫米,大的可達到30至60毫米。殼體型態多種多樣,呈現凸鏡形、盤形、球形、紡錘形及圓柱形等,一般多為紡錘形,在二疊世紀末期全部滅絕。

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