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說,政府已建立全天候、聯動式、跨市場的監管機制,統籌不同金融監管機構對貨幣、股票和房地產等市場的監察,同時針對不同情況制定系統性應對預案,採取果斷和有力措施,強調如果有人嘗試衝擊本港金融市場穩定,將被迎頭痛擊。
黃偉綸在「機遇灣區」主題活動說,過去香港股票市場運作非常暢順及穩定,反映金融系統的韌性非常強大,對於部分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面臨可能被除牌的威脅,特區政府已指示港交所和證監會做好準備全力支援,讓香港成為它們回流首選的上市地。
他表示,本港舉辦的盛事活動涵蓋範圍大,同時融匯中西文化,強調較著重盛事活動的質量多於數量,本港未來幾年持續完善舉辦盛事活動的場地,對前景非常樂觀。
黃偉綸說,除了近月正式開幕的啟德體育園,機場亞博館一帶大約三年後,將有新一個先進表演場地落成,容納大約2萬人。他指出,早前英國樂隊Coldplay在港舉辦演唱會,反映香港有龐大的觀眾群,吸引其他地區的高消費力旅客來港,在「一程多站」的發展方向下,相關部門亦正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加強聯繫,結合各自強項,為國家貢獻所長。
伊利沙伯醫院中風科與聯合醫院自2021年起,在聯網內部透過使用科技,首創急性中風通報系統,大大縮減院內各部門的聯絡時間,提高團隊協作效率,加快了中風患者的治療,令病人康復率提高,醫管局有意在全港醫院成立類似系統,計劃在7月左右選定一至兩間醫院試行,之後再陸續推展至其他醫院。
九龍東醫院聯網中風科顧問護師郭慧茵說,以往中風病人送院後,往往要花好多時間,致電不同部門作準備,但自從與醫院科技資訊部合作,共同研發出有關系統後,只需在系統輸入相關病人資料,其他部門就可以即時知道,再配合現有的院前中風通報機制,可縮短病人接受治療的時間。她又說始終每間醫院在處理程序上會有些微分別,因此需要時間試行,再因應個別醫院情況調校。
她表示,現時共有8間中風科護士診所,分布在不同醫院聯網,每年服務約3000人次,按過往經驗,有關服務能減少患者使用急症室,亦有效降低患者再次中風入院的風險至低於5%。
另一名九龍東醫院聯網中風科顧問護師余忠諍表示,中風是本港第四大常見死因,每年公立醫院接收約12000宗急性中風個案,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比例為8比2,而中風有年輕化趨勢,2001年至2021年期間的研究顯示,18至55歲港人中風發病率增加約三成。他解釋,並非指中風在年輕人身上好常見,而是可能與市民近年多關注中風問題,因此會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問題,令確診的機會上升。
他指出,如果缺血性中風病人能夠及時送院,在黃金治療時間內接受急性溶栓治療,將可爭取最佳治療成效,經過多年努力,在他工作的聯網內,接受溶栓治療的病人比率,由10多20年前的3至4%,已提升至17%,病人能夠完全康復的比率大為增加,他提醒市民要留意自己是否有心房顫動,即心跳經常有不規律的情況,並最好有量度血壓的習慣,以預防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