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伊朗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的美伊第三輪間接會談,歷時約6小時後結束。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表示,雙方仍存在分歧。
阿拉格齊在會談結束後接受伊朗國家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今輪會談較以往更嚴肅,已逐步進入更具體的技術層面討論,專家參與非常有用,雙方在宏觀及細節方面上都存在分歧,部分非常嚴重,部分就相對緩和,另有一些就涉及自身複雜性,在下輪會談前,雙方將各自進行更多研究,以收窄分歧。
不過,阿拉格齊形容會談氣氛務實,為取得進展帶來希望,伊方對談判進程感到滿意,但他同時強調伊朗的樂觀建基於極度謹慎之上,需要先達成總體共識再討論細節。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就形容今輪會談積極並富有成效,雙方同意很快在歐洲再次會面。
英國首相施紀賢、法國總統馬克龍、波蘭總理圖斯克、德國總理默茨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準備出席有關俄烏戰事的「志願者聯盟」會議。
馬克龍抵達基輔後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他心中始終將烏克蘭人放在首位,讚揚烏克蘭人不單止為自己國家而戰,亦為歐洲而戰,強調面對俄羅斯的侵略,必須採取集體應對措施。他又說和平是首要,公正持久的和平由全面及無條件的停火開始;第二,將會達成的和平協議必須保證安全;最後是展望將來,願景是富裕、強大、繁榮及歐洲化的烏克蘭。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時表示,總統普京正盡一切可能化解烏克蘭衝突,但基輔當局未準備好立即開始談判,甚至試圖避免談判。他强調為了實現停火,西方國家應停止向基輔提供武器。
「志願者聯盟」由英法在今年初牽頭成立,目的是支援烏克蘭。各領導人在會前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加大對俄羅斯施壓,同時準備支持和平談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較早時表示,俄羅斯必須為侵略行為負責,又說這個聯盟要足夠強大,能夠按照共同願景,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