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駕駛私家車在觀塘,在行車時疑使用手提電話,並在警方欲截查時逃走,期間撞到欄杆、兩部的士及一部電單車後逃去 ,一名電單車司機受輕傷,警方列作涉嫌狂亂駕駛案處理。
香港警察總部
警方表示,晚上約8時在開源道與觀塘道交界一個迴旋處,打擊交通違例行動,發現一名男子懷疑在駕駛期間使用手提電話,於是上前截查,但該名男司機拒絕合作,並駕駛私家車沿開源道逃去。
基督教聯合醫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涉案私家車在開源道與成業街交界先後撞向一輛電單車、一條約1.5米乘1米的欄杆以及兩輛的士。警方將案件列狂亂駕駛,交由觀塘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五隊跟進,暫時未有人被捕。電單車司機手腳輕傷,送聯合醫院治理。
警方偵破一宗倫敦金投資詐騙案件,並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串謀詐騙」罪,拘捕3名本地男子,涉案騙款達港幣185萬元。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左)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右)。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表示,2025年5月9日,一名市民向警方報案,指自己誤墮倫敦金投資騙案。受害人稱,在24年10月接獲來電,對方以「高回報、低風險」作招徠,誘使其投資倫敦金。該名受害人在24年10月至25年4月期間,曾9次於元朗教育路一帶,將合共190萬元現金交予兩名男子作為投資本金。儘管初期曾收到一次5萬元的「回報」,惟其後當受害人要求提取本金及收益時,對方以各種藉口拖延,並要求額外繳交行政費及保證金。最終,受害人損失共約185萬元,遂報警求助。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
袁稱,警方接報當日隨即展開行動,當日在元朗區拘捕一名25歲本地男子。案件其後由元朗警區重案組第二隊接手調查。經深入情報分析及追查,探員於當晚突擊搜查該詐騙集團位於觀塘成業街的辦公室,並拘捕另外兩名成員、分別為25歲及36歲的本地男子。警方在現場檢獲用作詐騙的通訊設備、電腦、智能手機、對白稿、虛假投資合約、本金收據及虛構投資記錄等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袁指初步調查顯示,該集團運作時間超過一年,警方相信至少有7名受害人受騙,涉款總額400多萬元。涉及的傀儡戶口曾用以清洗非法得益,相關金額仍在點算中。警方將繼續追查其他涉案人士及受害人。
元朗警區重案組督察何安生。
元朗警區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則表示,該詐騙集團分工明確,並在工商區租用寫字樓,營造合法、專業企業形象。成員雖無任何金融或投資背景,卻假扮投資顧問,先透過街頭問卷調查蒐集市民個人資料,如姓氏、職業及聯絡電話,繼而以電話或即時通訊軟件聯絡事主,推銷所謂「高風險低回報」的黃金及貴金屬投資計劃。
檢獲的證物。
何續稱,集團在受害人簽署合約後,指示其將資金存入指定的傀儡戶口,或直接以現金面交予經紀。集團又設有虛假網上交易平台,供事主查閱虛構的投資紀錄及分析數據。為進一步誘騙受害人加碼投資,集團亦會發放小額「回報」作利誘,但實際上,相關資金並未用於任何投資活動,而當受害人要求取回本金時,集團便會以行政費、保證金或額外投資為由拖延及拒絕提款。
檢獲的證物。
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應留意黃金及貴金屬屬高風險且結構複雜的投資工具,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作詐騙手段;切勿輕信陌生人聲稱的投資建議,應選擇有監管機構發牌的金融公司或銀行進行投資;另外,面對聲稱「低回報、高風險」的投資項目時,應審慎考慮及向專業人士查詢;如接獲可疑來電或訊息,可利用「防騙視伏器」輸入電話號碼或收款帳戶作風險評估。市民如懷疑受騙可致電防騙熱線18222求助。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右)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左)展示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