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李兆基上午舉行團體公祭 員工冒雨送別「好老闆」

社會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社會事

      社會事

      李兆基上午舉行團體公祭 員工冒雨送別「好老闆」

      2025年04月28日 11:23 最後更新:13:58

      恒基地產創辦人李兆基上月離世,香港殯儀館早上舉行團體公祭,多名政商界人士到場悼念。另外,亦有不少李兆基的員工專程冒兩前來,送別他們心目中的「好老闆」。

      不少員工專程冒兩前來,送別他們心目中的「好老闆」李兆基。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少員工專程冒兩前來,送別他們心目中的「好老闆」李兆基。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香港殯儀館對面的渣華道遊樂場位置,設有大型帳篷悼念區,中央安放李兆基的遺照,旁邊設有李兆基紀念展覽,以及長12米、高5米的大型祭壇,以白色鮮花為主調,場內設有弔唁留言冊及花池,供致祭人士擺放置留言卡。現場播放李兆基的生平紀念影片及展示各界人士的弔唁函件,亦有紀念小冊子供到場人士取閱。

      更多相片
      不少員工專程冒兩前來,送別他們心目中的「好老闆」李兆基。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少員工專程冒兩前來,送別他們心目中的「好老闆」李兆基。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香港殯儀館對面的渣華道遊樂場位置,設有大型帳篷悼念區,中央安放李兆基的遺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香港殯儀館對面的渣華道遊樂場位置,設有大型帳篷悼念區,中央安放李兆基的遺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場內設有弔唁留言冊及花池,供致祭人士擺放置留言卡。巴士的報記者攝

      場內設有弔唁留言冊及花池,供致祭人士擺放置留言卡。巴士的報記者攝

      場內設有弔唁留言冊及花池,供致祭人士擺放置留言卡。巴士的報記者攝

      場內設有弔唁留言冊及花池,供致祭人士擺放置留言卡。巴士的報記者攝

      卓先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卓先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鄧小姐。巴士的報記者攝

      鄧小姐。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小姐。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小姐。巴士的報記者攝

      文先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文先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香港殯儀館對面的渣華道遊樂場位置,設有大型帳篷悼念區,中央安放李兆基的遺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香港殯儀館對面的渣華道遊樂場位置,設有大型帳篷悼念區,中央安放李兆基的遺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場內設有弔唁留言冊及花池,供致祭人士擺放置留言卡。巴士的報記者攝

      場內設有弔唁留言冊及花池,供致祭人士擺放置留言卡。巴士的報記者攝

      場內設有弔唁留言冊及花池,供致祭人士擺放置留言卡。巴士的報記者攝

      場內設有弔唁留言冊及花池,供致祭人士擺放置留言卡。巴士的報記者攝

      到來悼念的卓先生曾是李兆基的夥計,已經為他工作15年,雖然下雨仍過來祭拜,「連天氣都在哀悼這位老人家。」他稱,李兆基雖然是老闆,但也做很多慈善,自己穿的很樸素,卻為公益捐了很多錢 。他又回憶指,老闆對同事夥計非常之好,會派利是,平時也會請他們吃下午茶,這麼多年都沒有發過什麼脾氣,「同事很敬重,似家人的感覺。」

      卓先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卓先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鄧小姐在恆基兆業建築部工作了差不多20年,特意前來正式與李兆基鞠躬道別,希望老闆一路好走,「雖然和老闆不是很多機會接觸,但老闆都對我們很好,對員工福利很體恤,我們會永遠記得他。」

      鄧小姐。巴士的報記者攝

      鄧小姐。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小姐曾是李兆基的私人助理以及翻譯,她稱李兆基十分熱心公益,做慈善。陳小姐回憶一次與老闆的對話,當時她認為老闆做投資,自己沒什麼興趣,而且2008年金融風暴,「很害怕,就跟老闆說不做了。」但李兆基說的話讓她記憶深刻,「我每賺一億我就會捐一千,你幫我賺多啲我就捐多啲,你就繼續幫我吧。」就這樣,陳小姐又繼續做了三年。

      陳小姐。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小姐。巴士的報記者攝

      文先生就稱李兆基熱心助學,以前在大學就常看到以他名字起的樓。雖然他並沒有接觸過李兆基,但從其他人聽到都是好的方面,「個個都對他很讚賞,是一個大慈善家,沒有擺架子。」

      文先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文先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大殮儀式在早上11時舉行,以佛教儀式進行,中午12時半辭靈,另擇吉日扶柩返回原籍廣東順德大良安葬。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李兆基於上月17日離世,享年97歲。

      恒基兆業地產表示為了感謝大家對《李兆基博士紀念展 — 和光同塵》的支持,讓更多市民有機會參觀,現增加5月3至5日少量參觀名額。

      《李兆基博士紀念展—和光同塵》一連5日在中環舉行。資料圖片

      《李兆基博士紀念展—和光同塵》一連5日在中環舉行。資料圖片

      《李兆基博士紀念展—和光同塵》一連5日在中環舉行,展品包括李兆基的私人珍藏、家庭相片及真跡,讓公眾緬懷。由預約入場網站所見,星期五(5月2日)的入場名額已爆滿,恒基表示現增加5月3至5日少量參觀名額,有興趣人士可登入網站 https://henderson.eventx.io/zh/pform.html 登記,預約參觀。

      《李兆基博士紀念展—和光同塵》一連5日在中環舉行。資料圖片

      《李兆基博士紀念展—和光同塵》一連5日在中環舉行。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