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外交部星期二(4月29日)於公眾號發布重磅雙語視頻,題為《不跪!》,批評美國發起全球關稅風暴,並排除中國,脅迫他國限制對華經貿合作,就如暗藏殺機的颱風眼,「向霸權低頭就如同飲鴆止渴,只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機」,強調「中國不跪!」,因歷史已證明「妥協退讓難求網開一面,卑躬屈膝終致步步緊迫」。
外交部視頻截圖。
視頻甫開始便稱「你聽說過颱風眼嗎?看似得到短暫的風平浪靜,實則是引君入甕的致命陷阱,醖釀更加猛烈的腥風血雨。美國掀起全球關稅風暴,又專門排除中國,對其他國家玩起90天緩刑的遊戲,脅迫他國限制對華經貿合作,就像暗藏殺機的颱風眼。向霸權低頭,就如同飲鴆止渴,只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機。」
外交部視頻截圖。
接著細數美國歷來的「霸權行為」,指「美國曾以日本半導體傾銷為名,重拳打擊東芝等企業之後,又以《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使日本經濟陷入長期低迷。美國還以長臂管轄作為武器,強行肢解法國工業巨頭阿爾斯通,讓法國痛失一度領先全球的支柱產業。歷史已經證明,妥協退讓難求網開一面,卑躬屈膝終致步步緊逼。」
外交部強調:「中國不跪!因為我們深知,以鬥爭求合作則合作存,以妥協求合作則合作亡。中國不退!弱國的聲音就有人傾聽,霸權的欺凌就有人阻擋,世界的公理就有人守護。」
外交部視頻截圖。
視頻指「一切反對派都是紙老虎,美國不代表全世界,美國貿易在世界佔比不到五分之一,當世界同舟共濟,美國就只是小船孤蓬,帝國主義者都很傲慢,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可以想像,美國還會出爾反爾,待價而沽,中國也必將堅持自己的選擇和擔當。當每個國家都挺直脊梁,世界必將衝破霸權的高牆。」
外交部視頻截圖。
影片結尾時向世界各國喊話:「任爾東西南北風,亂雲飛渡仍從容。黑夜之黑,更顯星光璀璨,總要有人站出來高擎火炬,劈開迷霧,照亮前路。當每個國家都挺直脊梁,世界必將衝破霸權的高牆,為中國、為世界吾輩當奮發圖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晤時,亦闡明中方立場,表明美國拿著關稅當籌碼向各國漫天要價,如果選擇默不作聲、妥協退縮,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指金磚國家應共同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
王毅說,多邊主義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基石,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的最大公約數,但個別國家對世界的認知卻發生嚴重偏差;美國大搞單邊主義、本國優先,將自身利益凌駕於國際公利之上。現行國際體系支撐著世界的穩定與繁榮,而美國作為這個體系的最大受益者卻正在走向它的反面。
王毅又說,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公然登場,脅迫和霸凌不再需要偽裝,國際關係的發展基礎受到持續威脅,王毅強調維護多邊貿易規則是當前最緊迫的課題。
貿易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能成為實現一己私利的工具。金磚國家應共同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堅決維護以規則為基礎、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其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促進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全球拭目以待,持續兩天在瑞士日內瓦的中美貿易會談結束,出乎意料的是,雙方均宣布取得「重大進展」。此次中美日內瓦貿易談判的進展無疑是正面的,為雙邊貿易關係帶來新曙光。惟談判過程是否一帆風順、關稅調整幅度、協議執行落實、美方政策的連貫性等,都有待雙方進一步協商解決。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當地時間11日晚在出席中方代表團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此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
何立峰說,經過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會談富有成效,邁出了透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重要一步,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中美雙方將於當地時間星期一(12日)發表聯合聲明。
何立峰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既對兩國意義重大,也對全球經濟穩定與發展有重要影響。中方願同美方一道,積極落實今年1月17日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本著解決問題的務實態度,坦誠對話、平等協商、管控分歧,深挖合作潛力,拉長合作清單,做大合作蛋糕,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取得新的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已透露談判有「巨大進展」。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會談取得實質進展,但未透露細節;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則形容,兩日會談非常具建設性,美中之間的分歧或者並非如想像般那麼大,與中國達成的協議將有助美國削減削高達一萬兩千億美元的貿易赤字。
這次談判在瑞士日內瓦郊區哥洛尼的瑞士常駐聯合國大使官邸進行,地點定在第三國,為談判提供了相對中立的環境,這項安排充分彰顯了中美關係的平等屬性,印證了中方始終堅持的談判原則──即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推進對話與合作,拒絕任何不平等、脅迫性的談判模式。
特朗普上星期六在社交網絡表示中美雙方就「全面重啟」進行了友好且富有建設性的談判,還稱取得巨大進展,卻未透露細節,讓人摸不着其「全面重啟」的意思。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星期日接受傳媒訪問時指,美國與中國進行經貿高層會談,目的是重建對話,緩解兩國之間的緊張;即使美國稍後與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在可見將來都會維持對進口商品的10%基準關稅。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指,中國非常渴望與美方磋商,重建雙方的貿易關係;又透露繼上星期同英國達成貿易協議後,最快本周會公布更多貿易協議,每一份都是度身定造。
但美方在關稅問題上態度一直搖擺不定,特朗普表示把對華關稅下調至80%「看來合適」,部分美媒又指美方可能同意下調至60%以下,但白宮隨後強調特朗普基本立場不變。
而此前白宮經濟顧問哈賽特稱中方「非常非常急切」希望重塑貿易關係,這種說法與中方立場有異。中方一直秉持透過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問題的態度,但絕非如美方所描述那般急切。
《人民日報》也曾發表評論,暗示中美關稅談判難以一蹴而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事實上,在談判開始前,美方都還不忘搞小動作。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吹風,說美方已經擬定了一份「願望清單」,準備在瑞士見面的時候拿出來跟中方談。其中,美方最迫切想要談出成果,就是希望中方放鬆稀土出口限制,為達成這個目標,特朗普團隊已提前表態,願意「大幅降低對華關稅」。
《華盛頓郵報》4月底報道,美方的稀土庫存最多能再撐2個月,快要徹底消耗。美國開始全世界搜刮關鍵礦產,如跟剛果金討論礦產合作,施壓烏克蘭達成礦產協議、乃至簽署行政令授權美國企業跑去公海去採礦等。
惟關鍵礦產和稀土不是挖出來就能直接使用,中國最擅長的領域,從來不是挖稀土,而是提煉稀土;美國能源部預計至少需要投入3000億美元、花費至少10年,才能看見初步成果。特朗普一邊不想輕易對華屈服,一邊又頂不住國內壓力,最終才會在稀土問題上主動示弱,希望中方手下留情,對美國網開一面。彭博社報道指,美國已經做好了大幅降低關稅的準備,看起來好像特朗普做了多大讓步。但實際情況是特朗普「自導自演」加關稅,若然在此基礎上說要降低關稅,還擺出巨大讓步的姿態,令人質疑是否真有誠意。
所以,在彭博社吹風後,中方即宣布,要嚴打戰略礦產走私。5月9日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多部門召開會議,聚焦「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專項活動」。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專家赫夫鮑爾直言,磋商雖對貿易和金融市場是積極信號,但中美貿易要重回正軌困難重重,他舉例,145%的關稅極具阻斷性,即便降至70%或80%,中美貿易規模也可能大幅縮水。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副教授張學昆表示,關稅調整幅度、協議執行落實、及美國政策的連貫性等問題,都有待雙方進一步協商解決,中美這兩大經濟體在貿易上是攜手走向共贏,還是在曲折中繼續博弈,答案尚未完全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