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敦藥房男職員涉不良營商被捕。(孔令輝攝)
海關拘捕佐敦一間藥房的一名32歲男職員,涉嫌使用不良營商手法,向一名內地遊客銷售中成藥。
海關不良營商手法調查第一組督察陳易呈表示,一名內地遊客上月到佐敦一間藥房購物,店員向他推銷一盒聲稱有護肝功效的中成藥,並表示售價980元,受害人同意將藥磨成粉,其後店員才指中成藥每粒980元,所以總價為9800元,受害人最終無奈付款。
海關表示,店員涉嫌觸犯商品說明條例中誤導性遺漏的罪行,將會被帶返海關總部作進一步調查。
海關又指,內地勞動節黃金周將至,會繼續加強執法及巡查,嚴厲打擊不良營商行為,亦會加強有關的宣傳教育工作,包括在社交平台提醒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海皇粥店全線結業,並終止僱傭合約。飲食業職工總會下午舉行員工諮詢大會,協助員工進行申索及跟進詳情,積金局代表亦到場講解強積金追討情況,並為員工即場登記及提供資訊。
工會表示,海皇粥店共有7間分店,約100名員工受影響,截止今日,估算員工申索金額超過800萬元,主要涉及4月份欠薪、遺散費、代通知金、強積金欠款等。有員工指,不少員工均有10年至20年或以上年資,形容盡力為公司工作,批評僱主的做法不妥;有員工哽咽,要求僱主站出來面對員工,及支付欠款。
工聯會副理事長、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表示,若僱主簽署「無力償還書」、交出員工月薪、假期日數等資料,申索程序將較快,但無奈未能聯絡僱主。
積金局高級經理李樂表示,海皇未為約130名員工繳交去年12月的附加費及今年1月至3月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涉及金額約57萬元,希望與員工核對糧單及假期數目等,以協助追討強積金欠款,強調不應忽視5%強積金供款,認為屬退休權益,員工有權利追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