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滑板車近年廣受小朋友及家長歡迎,無論是公園還是街頭,不時都出現它們的蹤影。但消委會測試市面15款兒童滑板車後發現,過半數未能符合歐洲玩具安全標準,有夾傷兒童風險,而部份用料更或會刺激皮膚、引致發炎。消委會已將測試結果轉交海關跟進。

消委會圖片
測試的15款兒童滑板車,售價由198元至850元,包括4款兩輪車及11款三輪車,標示承重從20千克至65千克不等。
消委會指出,有問題的兒童滑板車,不但有夾傷兒童風險,部分樣本手柄管或踏板強度不足,在測試後更出現斷裂或移位,有機會令小孩受傷。

消委會圖片
此外,絕大部分樣本的手柄物料檢出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s),當中10款更高於德國自願性安全標籤計畫GS Mark要求上限,有機會刺激小童皮膚,引致發炎。
測試分3部分:機械與物理性能測試、特定元素釋出量檢測及手柄握把的PAHs 檢測。15款樣本中,8款在性能及設計上未完全符合歐洲玩具安全標準的要求,意外發生時,有可能導致兒童受傷。

消委會圖片
消委會表示,車體結構穩固是首要安全考量。測試結果發現,5款樣本的手柄管強度未能達致標準要求,其中2款在測試後,手柄管斷裂或移位;1款用作防止手柄管突然摺合的鎖定裝置損壞;另有2款樣本於強度測試後踏板或踏板底部的連接件斷裂。
消委會高度關注腳踏車的承重力和強度,強調無論手柄管斷裂移位或踏板損毁脫離,均可導致兒童在踏車時失去平衡,跌倒受傷。 消委會還發現5款樣本的車輪及車身間隙尺寸介乎5至12毫米之間,若幼童不慎把手指藏進間隙有可能被夾傷,車身結構有待改善。
由於本港現時並未有就玩具或兒童用品的PAHs含量設定上限,消委會呼籲業界、降低玩具及兒童產品中的PAHs含量。而家長於選購及兒童使用滑板車時應注意,根據產品標示的適用年齡、最大承重等資料為小孩選購合適的滑板車;據小孩的平衡力、操控能力去選購;並替小孩穿著適當的保護物品,如頭盔、護肘、護膝等等;當孩童玩過滑板車後應立即洗手,以免攝入PAHs或重金屬等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