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后羿射日」家傳戶曉。然而,真正「射日」的並非是后羿,后羿的妻子也並非是嫦娥,但他妻子的名氣和容貌絕對在嫦娥之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據《山海經》中的記載:大羿本名「羿」、也被稱為「司羿」。大羿是五帝時期的人物,帝堯的箭術師傅,後來他迎娶了帝嚳之女嫦娥為妻,也就是月宮仙子嫦娥的丈夫。相傳大羿在年僅五歲,就被父母拋棄在深山,他是在山林中長大的。由於他善於射箭,後來成為射術大師,被帝堯封於商丘。大羿曾經幫助帝堯射下九日,拯救了黎民百姓,後世人們尊稱他為」大羿」 。

相傳在帝堯時期,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將土地烤焦,莊稼乾枯,人們熱得喘不過氣,倒在地上昏迷不醒。(「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因為天氣酷熱,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中跑出來,殘害民眾。於是,帝堯就請來大羿,大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鬥,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射向太陽,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從此大地之上的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百姓安居樂業。

文獻記載「后羿射日」傳說 (網上圖片)

文獻記載「后羿射日」傳說 (網上圖片)

據《淮南子》中記載:后羿又稱為「夷羿」,相傳他是東方一個部族有窮氏的首領,同樣也是善於射箭,而他的妻子就是有著「洛神」之稱的宓妃。相傳宓妃不但生的是花容月貌,而且還善於撫琴,每當人們勞動之餘,宓妃便拿起七弦琴,奏起優美樂曲。不幸的是,這悠美的琴聲被黃河裡的河伯聽到,於是他便潛入洛河,看到了正在演奏的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於是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裡掀起了軒然大波,擄走宓妃。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後,終日鬱鬱寡歡,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

當后羿聽說了宓妃的遭遇後,非常氣憤,於是他便深入水府將宓妃解救出來,回到有洛氏中間,並與宓妃產生了感情。那河伯便惱羞成怒的化作一條白龍潛入洛河,吞噬許多田地、村莊和牲畜,最後在和后羿決鬥時,被后羿射瞎了左眼後倉皇而逃。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是據曹植《洛神賦》而作 (網上圖片)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是據曹植《洛神賦》而作 (網上圖片)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對手,跑到天帝去告狀。天帝早就知道了所有事,斥責河伯一頓,河伯只能消沉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與宓妃的事了。從此,后羿與宓妃這對情侶便在洛河之畔定居,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後來,為表彰他們夫妻的勇敢,天帝還封后羿為宗部神,封宓妃為洛水之神。後來來到魏晉時期的曹操父子,令「宓妃」之名,再度令「人神相戀」的浪漫奇情的故事延傳。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儘管大羿與后羿都善於射箭,但他們確實非同一人,嫦娥的丈夫是大羿非后羿,射日神話中的羿是大羿而非后羿。而后羿所射的是河伯而不是射日,他的妻子是宓妃而不是嫦娥。如果大家清楚兩「羿」的不同故事後,就不會容易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