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赴澳洲親身接觸古羅馬時期印章戒指的中大女生笑言:「不少人以為考古就是《奪寶奇兵》要掘墳墓。」
中大人類學系四年級生趙嬿鎔有幸在澳洲悉尼博物館實習。
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令人着迷,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四年級生趙嬿鎔曾於澳洲悉尼大學內的博物館實習十周,協助整理文物館藏,過程中見過不少珍貴寶藏,當中發掘自意大利南部、追溯至古羅馬時期的印章戒指,可在文件上蓋印,等同簽名作記認。
中大人類學系於二零一六學年設考古學副修,曾修讀相關課程的趙嬿鎔稱,一直都想到外國學習考古,因本港土壤、氣候所限,所掘出來的文物以陶瓷為主,但在外國掘出的可能有骸骨。
澳洲悉尼大學 (資料圖片)
她早前赴悉尼的「The Nicholson Museum」實習,親身參與該館的古羅馬及古埃及時期展覽工作;又協助記錄館內文物,存入數碼化資料庫,從中學會判斷文物歷史蹤迹,更有機會接觸古羅馬時代的文物,其中令她最印象深刻的是一枚枚印章戒指,印章刻有不同圖案,「當時覺得好震撼,原來以前的人以戒指印證自己的身分。」
《奪寶奇兵》劇照 (網上圖片)
趙嬿鎔亦曾到本港的西貢鹽田仔考古發掘,她認為本港鮮有考古學相關課程,中學生亦欠缺接觸機會,「唯一與考古有關的中學科目只有地理科;不少人受電影文化影響,以為考古就是《奪寶奇兵》要掘墳墓。」
《奪寶奇兵》劇照 (網上圖片)
她稱本港蘊藏豐富歷史文物古迹,如興建港鐵沙中綫土瓜灣站時,就發現宋代古井及出土文物,但社會氛圍始終未成,要有更多大眾教育,推廣考古及保育意識。
波蘭小鎮皮恩(Pien)一處無名墓兩年前發現一具400年前的女性遺骸,被鐮刀鎖喉的方式埋葬,現在研究團隊根據骨骸、DNA特徵,用3D列印還原這名被視為吸血鬼的年輕女子樣貌。
400年前女性遺骸被鐮刀鎖喉的方式埋葬
2022年波蘭哥白尼大學考古團隊發現這具女子遺骸,被埋葬在皮恩鎮一處無名墓園,是編號第75號墓,當地人稱這名女子為「柔西雅(Zosia)」。最引人注意的是她被埋葬的方式:她腳上掛著一個鎖頭,脖子被一把鐮刀橫跨扣住,加上墳地發現的一些特定種類的木頭,據信是她生活的17世紀那個年代被認為能夠防吸血鬼死而復生的方式。柔西雅墳墓附近另外發現一名以臉部朝下、腳上也有類似形式鎖頭埋葬的「吸血鬼」兒童。
3D打印還原妙齡女鬼容貌
專長臉部重建的瑞典考古學家尼爾松(Oscar Nilsson)團隊10月30日公布重建後的柔西雅樣貌。研究團隊利用3D打印重建柔西雅的顱骨,之後根據骨骼結構、加上性別、年齡、種族和大致的體重等資訊,估計她的臉部輪廓特徵,再用塑像黏土逐層打造出「一塊塊肌肉」,形成栩栩如生的臉部。
死亡時年齡約18至20歲 或來自高貴的家族
尼爾松指出,柔西雅死亡時年齡約18到20歲,分析頭骨顯示,她生前有某種健康狀況導致她會出現暈眩、嚴重頭痛等症狀,還可能有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對柔西雅生前生活狀況所知甚少,尼爾松和發現柔西雅的團隊認為,她的陪葬品顯示出,她來自富有、可能也是高貴的家族。
17世紀歐洲戰火肆虐,造成一股恐懼的氛圍,因此民間相信超自然怪力亂神之事司空見慣。尼爾松說,「某方面來說,真的很諷刺,這些人埋葬她時,盡其所能要防止她死而復生……,而我們所做的是盡量讓她重現」。
考古學家:希望以人的身份重現世人眼前
他說,「看到這張臉復生很令人感到激動,尤其是在你知道這名女孩的故事後」,他希望讓柔西雅「以人、而非她被埋葬時被當成怪物」的身份重現,重現世人眼前。
示意圖。設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