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倚天》明教背景導讀 源自摩尼教又為何有聖火令?

HotTV

《倚天》明教背景導讀 源自摩尼教又為何有聖火令?
HotTV

HotTV

《倚天》明教背景導讀 源自摩尼教又為何有聖火令?

2019年06月02日 10:00 最後更新:06月11日 14:55

明教背後藏著歷史深厚底蘊。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明教為最重要的武林勢力,主角張無忌、楊逍、范遙、「明教四王、紫白金青」等大名,讀過看過的都熟知。金庸筆下的人和事,幾乎都能在歷史上找到影子,他對明教傳入中國歷史的簡述大體沒太大偏差,但小說中不少對明教的描寫,還是與史實出入頗大。

更多相片
《倚天》中明教光明頂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中明教光明頂 (《倚天屠龍記》截圖)

高昌遺址出土8-9世紀摩尼教抄本殘頁 (網上圖片)

高昌遺址出土8-9世紀摩尼教抄本殘頁 (網上圖片)

《倚天》中涉及「聖火令」橋段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中涉及「聖火令」橋段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中涉及「聖火令」橋段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中涉及「聖火令」橋段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帕莎」(波斯)人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帕莎」(波斯)人 (《倚天屠龍記》截圖)

元朝時期閩浙地區繪製摩尼教絹布彩畫《摩尼誕生圖》 (網上圖片)

元朝時期閩浙地區繪製摩尼教絹布彩畫《摩尼誕生圖》 (網上圖片)

元朝絹布彩繪《冥王聖圖》(局部) ,中間的為摩尼雕像 (網上圖片)

元朝絹布彩繪《冥王聖圖》(局部) ,中間的為摩尼雕像 (網上圖片)

《倚天》中明教光明頂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中明教光明頂 (《倚天屠龍記》截圖)

金庸描寫的明教,源於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ani)所創立的摩尼教。摩尼於公元216年4月14日出生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也就是古代的巴比倫,即今天的伊拉克,當時屬波斯(即新《倚天》中說的「帕莎」)帕提亞王朝,即是東漢班固《漢書·西域傳上·安息國》中所寫的安息帝國。不過,摩尼十歲時,王朝被薩珊王朝所取代。

摩尼說年輕時曾得到神的啟示,要他在人間傳播新教義,吸收家人入教後再從海路到印度河流域傳教。大約在242年,薩珊王朝的沙普爾一世登基後,摩尼回到波斯,將國王的弟弟卑路斯收入門下,摩尼在接觸最高統治者後獲得支持,並於公元243年向波斯帝國臣民宣講他的教義,一個新宗教從此誕生。

高昌遺址出土8-9世紀摩尼教抄本殘頁 (網上圖片)

高昌遺址出土8-9世紀摩尼教抄本殘頁 (網上圖片)

摩尼教義的核心是「二宗三際論」,當中二宗就是光明與黑暗,也即善與惡。主張超度人類靈魂,早日擺脫黑暗,重新回歸光明王國。事實上,摩尼教的原始教義,吸收了波斯國教瑣羅亞斯德教的成分,而這教俗稱(蔑稱)「拜火教」,中國人稱為「祆教」。由於祆教和摩尼教都傳自波斯,所以古代中國普遍把兩教混淆。金庸在小說系列中,也把兩教混為一談了,我們了解到明教有傳自波斯的「聖火令」,張無忌白袍身前繡著一團火焰,明教教徒說:「焚我殘軀,熊熊聖火」,這類對聖火的崇拜,實際上是祆教的禮俗。

《倚天》中涉及「聖火令」橋段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中涉及「聖火令」橋段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中涉及「聖火令」橋段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中涉及「聖火令」橋段 (《倚天屠龍記》截圖)

摩尼與早前的各種宗教的創立者不同,他是明確提出要把自己的宗教建成一個世界宗教。摩尼在波斯風生水起時,他就派出門徒四處傳教,西到羅馬帝國的巴勒斯坦和亞歷山大,東至河中地區(即今天的烏茲別克),當中東傳過程中,不斷吸收佛教元素。

及後,摩尼教在波斯本土受到「拜火教」的迫害,教主摩尼被處決。摩尼死後,許多教徒逃往國外,摩尼教迅速向外擴張。中亞地區摩尼教的勢力越來越大,到了六世紀,總部設在撒馬爾罕的中亞教團,與巴比倫的總教會決裂。所以,嚴格來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隸屬於波斯總教,現實的機會並不大,中國的摩尼教,現實是自於中亞。

影視中的「帕莎」(波斯)人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帕莎」(波斯)人 (《倚天屠龍記》截圖)

至於在《倚天》中,明教在中土被視為異端,在歷史上的摩尼教也是。巴比倫宗教中心在約公元七世紀時受到穆斯林的大力打擊,今日在波斯已經完全消失。至於西傳至歐洲的摩尼教被打擊的時間更早,由於摩尼教與基督教對耶穌基督的不同理解,以及對《舊約》的態度而被認定為異端,受到基督徒猛攻,被指為異端與異教,到了10世紀後漸趨沒落。

元朝時期閩浙地區繪製摩尼教絹布彩畫《摩尼誕生圖》 (網上圖片)

元朝時期閩浙地區繪製摩尼教絹布彩畫《摩尼誕生圖》 (網上圖片)

餘下的中亞教團,勢力一度較盛,在唐代時已傳入中國,與「景教」、「祆教」並稱為「三夷教」,並藉助回紇勢力傳播,後來在唐武宗會昌毀佛時遭到禁斷。到了宋代,摩尼教呈現分化趨勢,一部分依託道教進一步發展,有些或者混入佛教,也有一支摩尼教流入民間,漸漸與民間秘密宗教相融合,成為宋代農民起義的指導思想,自稱「明教」。元代,有一批流傳入民間下層的摩尼教,進一步發展,最終與白蓮教、彌勒教等秘密宗教相結合,產生元末的農民起義。朱元璋深知民間異端影響力,故以宗教造反起家。這些史料,成為《倚天》主要的背景脈絡。

元朝絹布彩繪《冥王聖圖》(局部) ,中間的為摩尼雕像 (網上圖片)

元朝絹布彩繪《冥王聖圖》(局部) ,中間的為摩尼雕像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朱泙漫三年苦學 「屠龍之技」無實用

2024年11月11日 20:00

「屠龍之技」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莊子・列御寇》,典籍有言:「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古時候,有一個叫朱泙漫的人。因為他家中富有,且自小聰明伶俐,所以他學甚麼家裡都表示支持。他為了學成一身本領,便決定把家產賣光。等湊足千金後,就打算周遊列國,尋師學藝去。

他最先接觸的便是聖人之書,即學習治國安邦之道。只是他很快就了解到世上政治家多如繁星,善於治國的賢能者也不計其數,如商朝的傅說、周朝的太公望,以及春秋時期的管仲,所以他很快就放棄了這條習賢之路,畢竟他渴望的是一套獨一無二的本領。

稍後,朱泙漫對行兵布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到老師家中學習《孫子兵法》和《司馬兵法》。在打開兵書之際,他突然抬頭問:「老師,除了您讀懂《孫子兵法》和《司馬兵法》外,還有別的人掌握它嗎?」聽過他的問題,老師也不禁笑着說:「我國軍事家這麼多,會兵法的又怎會只有我一人呢?」朱浮漫一聽,便覺得索然無味。把書合上後,他擺擺手道:「既然這樣,我再學也沒甚麼用了。」然後轉身離開了老師的家。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久,朱泙漫從眾人的口中得知一位名叫支離益的奇人。聽聞這個人居於深山之中,屠龍之技精湛無比,讓人見之不忘。只是此人居無定所,就算找到了,也不輕易收徒。朱泙漫一想到自己要是把屠龍之法給學會,肯定就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因此哪怕歷盡千辛萬苦,他也要找到這位屠龍大師。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他翻山越嶺後,終於找到了支離益的住所。不巧的是,支離益出門遠遊,朱泙漫也只好暫住在附近一間草屋中。然而,支離益根本沒有出門,他只是想考驗一下朱泙漫的決心。現在見他誠意滿滿,便決定收他為徒。朱泙漫學習認真,不消三年就學會了屠龍之技。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朱泙漫學有所成,便起程回家。別人問他學了甚麼本領,他便滔滔不絕的向別人講解怎樣可以按住龍的頭,怎樣從龍頸上用刀……他講得眉飛色舞,卻沒想到聽的人都在笑他:「說了這麼久,你見過龍嗎?現在哪裡有龍給你動刀呢?」 朱泙漫一臉惘然,回答不上來。旁人都輕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學習需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朱泙漫這才恍然大悟,他驚覺原來世界上根本沒有龍這種生物。那麼就算他之前花費巨資、煞費苦心,也沒有用大展拳腳的機會,所以他不禁失意難過起來。

龍是傳說中虛構的生物,在後來龍就變成了帝王的象徵,所以在皇帝的衣服上都可以找到龍的標記。(網上圖片)

龍是傳說中虛構的生物,在後來龍就變成了帝王的象徵,所以在皇帝的衣服上都可以找到龍的標記。(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屠龍之技」這個成語,原意是指宰殺蛟龍的技能,在指則用來比喻技術雖高,卻無實用,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