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地官媒開始點名《蘋果日報》

博客文章

內地官媒開始點名《蘋果日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內地官媒開始點名《蘋果日報》

2019年07月26日 10:59 最後更新:11:21

在周日(7月21日)示威者到中聯辦以黑漆汚損國徽之後,內地反應很大,很多官方媒體不止公開了汚損國徽的照片,大編幅報道事件,近日還開始點了《蘋果日報》的名字,過去內地批評港媒,鮮有點名,如今的做法非常罕見。

「俠客島」點名蘋果日報的文章。

「俠客島」點名蘋果日報的文章。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周三發文,題為「【解局】在香港,這些媒體如此煽動暴力」。文章指從6月9日,香港示威者以反對港府修例為名,發動第一次大規模示威遊行以來,香港亂局已進入到第七周。而在這七周中,事態一步步發生惡化,暴力活動也在不斷升級:從襲擊員警,到攻擊路過的市民,到汚損國徽、挑戰中央權威,到挖人祖墳、砸其辦公室。

文章話經過調研,發現除了事件背後的「某些勢力」,反對派港媒和西方媒體也在其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他們不斷宣揚仇警、反中央的思想,煽動香港年輕人越發激進,終於走上暴力違法的道路。

「俠客島」話反對派港媒對此類事件的操作方法基本一致:絕口不提示威者先行攻擊,也不播放暴徒施暴畫面,只展示員警朝著「無辜市民」揮舞警棍、發射子彈的兇狠畫面。有的還配上暴徒被打後血淋淋的畫面,惹人憤怒;還有年輕女孩哭泣的畫面,惹人心憐。就這樣,一個個完美的「員警鎮壓示威者」的作品就完成了。

文章引用蘋果日報網站一篇報導,指為「典型的仇警報導」。

文章引用蘋果日報網站一篇報導,指為「典型的仇警報導」。

「俠客島」指部分港媒已不甘於煽動者的角色,其本身就是暴力行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如被稱為「毒蘋果」的香港《蘋果日報》,其立場親西方、反中央,倡港獨。其老闆黎智英在7月接連找到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公然要求美國政府干涉香港,他「懇請美國官員以行動支持香港人,並請求美國政府發表言論支持和鼓勵香港的年輕人」。照片顯示,有時他親自帶隊指揮遊行,有時他藏在某個角落,看著年輕示威者和員警對抗。

文章引用大公報圖片。

文章引用大公報圖片。

文章引述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對黎智英的嚴厲批評:「香港個別人置民族尊嚴和香港利益於不顧,為一己私利甘願充當外國勢力反中亂港的政治工具,搖尾乞憐、引狼入室,這種醜惡嘴臉和卑劣行徑為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所不齒。這些民族敗類和香港罪人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另外,內地《環球時報》也痛批黎智英和李柱銘,《環球時報》昨日(25日)刊登了一篇題為「香港出了一批有迷惑性的現代漢奸」的社評,指香港在極端勢力示威越來越暴力化的過程中,西方勢力的介入越來越公開化,而這種介入在香港社會發酵,離不開一批漢奸人物的配合與助攻。社評更點名黎智英、李柱銘等人堪稱這批漢奸的代表者,想讓香港「一國兩制」中的「一國」名存實亡,同時在「兩制」下使香港實際獨立。

社評指,從去年到今年,黎智英、李柱銘等老牌「民主領袖」與美國及西方政府、議會的接觸達到空前密度,形成越來越肆無忌憚的勾結,這些勾結為香港街頭政治的膨脹提供了罪惡的燃料。

社評又指,他們不僅挾洋自重,而且極力向美方展示自己協助遏制中國的工具意義。

社評指出,黎智英和李柱銘除了直接為侵略和打壓中國的外部勢力效力,還破壞中國人的內部團結,幫助外部勢力給中國人洗腦,是典型的現代漢奸。

內地媒體批評的力度越來越大,頗有山雨欲來的感覺。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被告黎智英在首天出庭自辯,便自爆了其「外部聯繫」中的千絲萬縷人脈關係,當中牽涉的「英國線」人物,包括與在控方案情和庭上證供中經常出現的「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及前港督彭定康等。黎亦承認,曾捐2萬英鎊(約20萬港元)予「香港監察」。

首先,黎智英在庭上指,經由朋友認識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兩人的關係長達8年,因對方曾回應其文章,二人遂透過WhatsApp聯絡。黎智英更承認曾捐贈2萬英鎊予「香港監察」,因他覺得這個組織「做了一些對香港有意義的事」。

黎智英透過羅傑斯,認識另一位英國政治人物,就是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David Alton),黎稱在倫敦與對方曾見過一次面。奧爾頓勳爵帶他到英國國會,之後兩人曾茶敘。而奧爾頓勳爵曾於2019年11月到香港參加區議會選舉「監選團」,兩人曾在酒店見面,而該「監選團」亦是同案另一位從犯證人、「重光團隊」成員李宇軒作供時曾提及自己曾參與。

 翻查資料,控方曾在庭上播放羅傑斯主持的YouTube訪談節目片段,羅傑斯指奧爾頓勳爵為「香港監察」贊助人之一。而節目中,奧爾頓勳爵指當時他計劃與60名資深政客向英國國會呈交聯署信,建議若港人人權遭侵犯,英國應保障所有港人有第二公民身份,又提到前港督彭定康及英國前外相聶偉敬發起反對《香港國安法》的聯署聲明。

第三位黎智英提及的英國政治人物,是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Luke de Pulford),他正是奧爾頓勳爵的助手,曾陪同來港觀察2019年區議會選舉,但黎智英指,當時他不認識裴倫德,二人亦未曾討論過政治議題,但對方曾找他欲在《蘋果》刊登文章,而黎就把裴倫德的文章轉發給《蘋果》時任副社長陳沛敏等。

至於裴倫德是「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的執行董事,黎辯稱他不知道有此組織,僅在從犯證人李宇軒在庭上作供時,才首次聽聞。

最後一名黎智英提及的英國政客,是前港督彭定康。黎庭上表示,1997年香港回歸前,已認識彭定康,但自言「不敢稱對方為朋友,因對方為港督」。而回歸後,兩人亦曾見面數次,每次見面均透過「中間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或羅傑斯接觸對方。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黎亦承認曾邀請彭定康作其訪談節目的嘉賓。

辯方大律師亦曾在庭上提及,一位英國金融家比爾布勞德 ( Bill Browder ) ,因為根據控方從犯證人李宇軒供稱,比爾布勞德對幫助推動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有興趣,裴倫德遂安排比爾布勞德與當時的「重光團隊」日本線聯繫。惟黎自辯時稱,不認識比爾布勞德或日本眾議院議員菅野志櫻里,他不諳日語,與另一位從犯證人陳梓華會面時,對方亦沒提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