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地官媒開始點名《蘋果日報》

博客文章

內地官媒開始點名《蘋果日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內地官媒開始點名《蘋果日報》

2019年07月26日 10:59 最後更新:11:21

在周日(7月21日)示威者到中聯辦以黑漆汚損國徽之後,內地反應很大,很多官方媒體不止公開了汚損國徽的照片,大編幅報道事件,近日還開始點了《蘋果日報》的名字,過去內地批評港媒,鮮有點名,如今的做法非常罕見。

「俠客島」點名蘋果日報的文章。

「俠客島」點名蘋果日報的文章。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周三發文,題為「【解局】在香港,這些媒體如此煽動暴力」。文章指從6月9日,香港示威者以反對港府修例為名,發動第一次大規模示威遊行以來,香港亂局已進入到第七周。而在這七周中,事態一步步發生惡化,暴力活動也在不斷升級:從襲擊員警,到攻擊路過的市民,到汚損國徽、挑戰中央權威,到挖人祖墳、砸其辦公室。

文章話經過調研,發現除了事件背後的「某些勢力」,反對派港媒和西方媒體也在其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他們不斷宣揚仇警、反中央的思想,煽動香港年輕人越發激進,終於走上暴力違法的道路。

「俠客島」話反對派港媒對此類事件的操作方法基本一致:絕口不提示威者先行攻擊,也不播放暴徒施暴畫面,只展示員警朝著「無辜市民」揮舞警棍、發射子彈的兇狠畫面。有的還配上暴徒被打後血淋淋的畫面,惹人憤怒;還有年輕女孩哭泣的畫面,惹人心憐。就這樣,一個個完美的「員警鎮壓示威者」的作品就完成了。

文章引用蘋果日報網站一篇報導,指為「典型的仇警報導」。

文章引用蘋果日報網站一篇報導,指為「典型的仇警報導」。

「俠客島」指部分港媒已不甘於煽動者的角色,其本身就是暴力行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如被稱為「毒蘋果」的香港《蘋果日報》,其立場親西方、反中央,倡港獨。其老闆黎智英在7月接連找到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公然要求美國政府干涉香港,他「懇請美國官員以行動支持香港人,並請求美國政府發表言論支持和鼓勵香港的年輕人」。照片顯示,有時他親自帶隊指揮遊行,有時他藏在某個角落,看著年輕示威者和員警對抗。

文章引用大公報圖片。

文章引用大公報圖片。

文章引述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對黎智英的嚴厲批評:「香港個別人置民族尊嚴和香港利益於不顧,為一己私利甘願充當外國勢力反中亂港的政治工具,搖尾乞憐、引狼入室,這種醜惡嘴臉和卑劣行徑為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所不齒。這些民族敗類和香港罪人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另外,內地《環球時報》也痛批黎智英和李柱銘,《環球時報》昨日(25日)刊登了一篇題為「香港出了一批有迷惑性的現代漢奸」的社評,指香港在極端勢力示威越來越暴力化的過程中,西方勢力的介入越來越公開化,而這種介入在香港社會發酵,離不開一批漢奸人物的配合與助攻。社評更點名黎智英、李柱銘等人堪稱這批漢奸的代表者,想讓香港「一國兩制」中的「一國」名存實亡,同時在「兩制」下使香港實際獨立。

社評指,從去年到今年,黎智英、李柱銘等老牌「民主領袖」與美國及西方政府、議會的接觸達到空前密度,形成越來越肆無忌憚的勾結,這些勾結為香港街頭政治的膨脹提供了罪惡的燃料。

社評又指,他們不僅挾洋自重,而且極力向美方展示自己協助遏制中國的工具意義。

社評指出,黎智英和李柱銘除了直接為侵略和打壓中國的外部勢力效力,還破壞中國人的內部團結,幫助外部勢力給中國人洗腦,是典型的現代漢奸。

內地媒體批評的力度越來越大,頗有山雨欲來的感覺。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多間媒體引述接近長和高層消息人士稱,長和暫緩出售巴拿馬兩個港口,下星期不會簽訂任何協議。

長和月初宣布,與美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簽訂原則性協議,出售包括巴拿馬碼頭業務等海外碼頭業務。根據3月4日的協議,4月2日原是長和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就出售巴拿馬兩個港口正式簽約日期。

《彭博》早幾日亦放風指,長和力爭於4月2日與買方簽定協議。

據了解,下星期不簽約並不意味著交易被取消,而是因為交易的複雜性,仍有重要細節尚待決定。

據大公文匯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回覆查詢時表示,「我們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反壟斷執法二司,負責依法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反壟斷審查。負責查處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案件,查處未達申報標準但可能排除、限制競爭的經營者集中案件。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監督執行經營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條件。指導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和合規工作。

高人話,今次國家部門發聲了,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確認, 正就有關交易,進行反壟斷調查。顯示國家認真對待相關事件,會嚴肅查處交易有無限制航運業競爭的壟斷行為。

高人亦話,過去港澳辦雖然轉發過《大公報》的文章,但始終是轉發媒體的評論,但今次由國家主管部門正式開口,顯見事件的嚴重性 ,有關方面應該好自為之。

媒體引述長和公司消息人士話,將不會如早前傳聞那樣,在4月2日完成交易,未知是否和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審查交易有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