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揮淚剉馬謖謝眾 近代出土漢簡明瞭孔明不得不做

歷史長河

揮淚剉馬謖謝眾 近代出土漢簡明瞭孔明不得不做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揮淚剉馬謖謝眾 近代出土漢簡明瞭孔明不得不做

2019年08月06日 10:00 最後更新:08月07日 15:58

除了軍法需嚴明,我們也許被《演義》馬謖情感部分誤導了。

熟悉三國都了解蜀漢後期人才凋零,而諸葛亮還「揮淚斬馬謖」,這個經典劇情,有人認為諸葛亮判罰太嚴。不過到了1978年,有考古團隊在青海挖出數枚竹簡,再經專家仔細研究,才了解到諸葛亮非要殺馬謖不可。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諸葛亮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諸葛亮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馬謖與王平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馬謖與王平 (網上圖片)

大通西漢晚期墓中珍貴木簡 (網上圖片)

大通西漢晚期墓中珍貴木簡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馬謖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馬謖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諸葛亮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諸葛亮 (網上圖片)

歷史回到三國時期的公元228年,蜀後主劉禪即位六年時,諸葛亮為了繼承先王劉備的遺願,開始北伐曹魏力圖中原。戰爭由諸葛亮親自指揮,可見戰役重要性,諸葛亮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

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扎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影視中的馬謖與王平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馬謖與王平 (網上圖片)

馬謖是諸葛亮非常認可的一位文武兼備的人才,深得諸葛亮喜愛,據《三國志》記載,即使劉備去世前,告誡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諸葛亮不單沒有聽,反倒更器重馬謖:「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結果,最終馬謖不爭氣,街亭由於他自大與自負,致街亭失守,《三國志·諸葛亮傳》載:「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

大通西漢晚期墓中珍貴木簡 (網上圖片)

大通西漢晚期墓中珍貴木簡 (網上圖片)

整個北伐出師不利,被迫撤回蜀地,之後就上演「揮淚斬馬謖」橋段。不少人都認為這對馬謖的處罰太嚴,在人才凋零時期,應該給機會他戴罪立功。不過,在1978年7月,青海省博物館考古工團隊,在大通縣一座西漢晚期墓中發現一批珍貴木簡,在這些木簡中,發現了一些失傳已久的漢朝軍法,仔細研究才知,諸葛亮為何非殺馬謖不可。

這批竹簡所說到的軍法內容。其中記載兩條非常重要,只要觸犯其中一條便是死罪難逃。第一條:「違抗將令律。」意思即是在行軍打仗過程中,如果不聽從指揮則按律當誅,也就是「軍令如山」這道理。當孔明北伐時,馬謖正是觸犯了「軍法」,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安排,擅自改變軍令,拖累整個北伐形勢致敗,只這一條便可要他死罪。

而第二條就是:「擅自退卻律。」意思是在打仗時不能擅自退兵,更不能逃跑,否則影響軍心,是戰爭失敗的主因。

影視中的馬謖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馬謖 (網上圖片)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了解到馬謖是知道自己罪責難逃,自縛於諸葛亮面前,打了一番人情牌後而被諸葛亮揮淚斬殺。但在真實的歷史,馬謖並非自縛上門,而是潛逃在外,諸葛亮花了一番工夫才將他捉回來。《三國志》載:「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街亭之戰後,馬謖畏罪潛逃,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可看出馬謖不但違抗軍令,更是「擅自退卻」潛逃在外,單憑這條也是死罪難逃。

諸葛亮向來治軍嚴明,馬謖同時觸犯了兩條致死軍法,所以諸葛亮即使想饒他一命也不可能,於是孔明「戳謖以謝眾,上疏自貶。」

往下看更多文章

恐怖神秘精銳「燕雲十八騎」的歷史蹤跡

2024年11月15日 10:00

「燕雲十八騎」這個概念,從十多年前的內地電視劇《隋唐英雄傳》而為人所知。在隋末時期,由靖邊候羅藝所領導的王牌騎兵部隊。由十八個人組成,他們身著寒衣、腰佩彎刀、臉帶面罩、頭蒙黑巾、只露雙眼,外身還披著黑色長披風,腳踏胡人馬靴,馬靴配有匕首,背負大弓,每人負箭十八枝,同時都配有清一色的圓月彎刀。

影視中的燕雲十八騎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燕雲十八騎 (網上圖片)

在劇集中,「燕雲十八騎」一般都是在大漠活動,很少進入中原。他們以號角為令,只聽命於其主人,凡有異族侵犯邊境,他們便會出現,一夜間就能殺掉侵略者幾千人,最高的一次記錄殺死二萬人,令異族人視他們為魔鬼,長年不敢再犯一步,相當恐怖。羅藝死後,其子羅成將其解散。

影視中的燕雲十八騎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燕雲十八騎 (網上圖片)

「燕雲十八騎」是電視劇混合了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的角色,小說中也沒有記載。翻查史書,於《舊唐書》及《新唐書》中,都沒有「燕雲十八騎」的字眼或概念。在《隋唐》中,羅藝爵位、其他人物等很多都是虛構,不過,有歷史愛好者在研究五胡十六國的史料,發現了「燕雲十八騎」的蹤跡。

影視中的燕雲十八騎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燕雲十八騎 (網上圖片)

《晉書·石勒上》載:「懽家鄰於馬牧,與牧率魏郡汲桑往來,勒以能相馬自託於桑。嘗傭於武安臨水,為遊軍所囚。會有群鹿傍過,軍人競逐之,勒乃獲免。俄而又見一父老,謂勒曰:『向群鹿者我也,君應為中州主,故相救爾。』勒拜而受命。遂招集王陽、夔安、支雄、冀保、吳豫、劉膺、桃豹、逯明等八騎為群盜。後郭敖、劉徵、劉寶、張曀僕、呼延莫、郭黑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等又赴之,號為十八騎。」

《晉書·石勒上》局部 (網上圖片)

《晉書·石勒上》局部 (網上圖片)

據記載,在兩晉時期,後趙政權的開國君主石勒,曾經建立過一支十八人的騎兵團隊,每人都有名有姓,而這些人物,在後期的戰爭中屢次登場。好像夔安,在石勒建立後趙時就擔任左司馬,石勒稱帝後就成為尚書、侍中、鎮軍將軍等,並以「征討大都督」身份統兵七萬攻打東晉荊州、揚州等地;另一騎桃豹,日後被封為豫州刺史、橫海將軍,統率水軍隨石勒之子石虎,攻遼西鮮卑段遼。

雖然晉書的「十八騎」並沒有載有「燕雲」兩字,但從石勒的出生地及勢力範圍來看,這支騎兵就應該來自於燕趙一帶。也能顯示出《隋唐英雄傳》「燕雲十八騎」在歷史上有其蹤跡。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