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00度以下低溫廢熱轉化成電能 港大教授花8年研發「直接熱充電電池」

社會事

100度以下低溫廢熱轉化成電能 港大教授花8年研發「直接熱充電電池」
社會事

社會事

100度以下低溫廢熱轉化成電能 港大教授花8年研發「直接熱充電電池」

2019年11月05日 13:40 最後更新:13:43

熱能發電用途廣泛~

在使用家用電器、通訊設備等電子設備的過程中,均會產生廢棄熱能,當中45%低於100度,往往只能排放於空氣中,加劇溫室效應。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馮憲平,花逾8年時間,試驗約50種導體,終找出能穩定導電的石墨烯與導電塑膠聚苯胺為兩極,研發出「直接熱充電電池」,能把溫度低於一百度的低溫廢熱,轉化成電能。

港大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馮憲平(前排),花逾八年時間,成功研發出利用低於一百度的低溫廢熱發電的電池。

港大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馮憲平(前排),花逾八年時間,成功研發出利用低於一百度的低溫廢熱發電的電池。

馮憲平解釋,相較於目前廣泛使用的固態熱電裝置熱電轉換器,在於低溫條件下效率少於百分之一,直接熱充電電池效率逾百分之三點五,「看似很少,卻是技術與理論層面的一大突破。」

他又指,當直接熱充電電池接觸廢熱或太陽熱力時,就會自動充電和發電,同時亦能將人體皮膚溫度的熱能發電,用途廣泛,如應用於無線感應裝置、智能窗戶及冷氣等。他透露目前有不少公司洽談合作,期望2年內推出市場,預計在香港及大灣區中有約3億市場。

香港大學校園原定舉行一場「反猶太主義及歧視」公開講座,但校方經評估認為有潛在風險,決定取消講座,其間6名與會男女不滿有關安排,與保安員爭執,警方接報到場,登記6人資料後,6人自行離開。

警方到場了解後,暫時認為沒有刑事成分。資料圖片

警方到場了解後,暫時認為沒有刑事成分。資料圖片

據了解,上述6名男女並不是香港大學的學生,其中一人為英文傳媒Hong Kong Free Press的41歲外籍男記者,另一男子為27歲會議負責人,其他4名女子皆為會議成員,年齡由24至31歲。

該6名男女因不滿香港大學突然取消公開講座,拒絕離開,並與保安員發生爭執,保安員於是報警。

警方到場了解後,暫時認為沒有刑事成分,登記上述6人資料後,6人自行離開香港大學校園範圍。

香港大學。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