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團年開年飯唔可以隨便食 麥玲玲教你擇日揀餸

樂活道

團年開年飯唔可以隨便食 麥玲玲教你擇日揀餸
樂活道

樂活道

團年開年飯唔可以隨便食 麥玲玲教你擇日揀餸

2020年01月22日 08:30 最後更新:03月30日 16:34

幾時食最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香港人生活忙碌,雖然各家各戶仍然保留著吃團年的習俗,但現在已不一定在年三十晚團年了。堪輿學家麥玲玲指,其實只要團年的日子並非屬於「陰錯」、「陽錯」或「破百」便可;而最佳的選擇,是在「天德」或「月德」等的好日子(有關日子可翻查《通勝》)。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有何傳統習俗要遵守?

從前在家吃一頓團年飯,人們有不少習俗要遵守,但時移世易,不少人為了方便快捷,都會選擇一家人出外用膳。以下所提及的習俗儀式僅作參考。

一、吃團年飯前,要拜祭神明及祖先。拜菩薩要大香、細香各3支;拜地主要5支香;要在分別拜過五方土地龍神後;然後才上3支香拜祖先。

二、團年飯的菜餚要包括至少一款酒(如糯米酒), 及要具備意頭吉祥的小菜,例如髮菜(意謂「發財」)、韭菜(意謂「長長久久」)及蠔豉(意謂「好事」)等。 另外,要有魚、肉、雞、鴨等四道主菜,再加上另四道小菜,這稱為「四盤四碗」,取其諧音「事事如意」。

三、在吃團年飯時,各人皆宜添飯,代表 「添福添壽」;而為團年煮的米飯亦需準備多一些,好讓可以留起一點,代表「年年有餘」,此舉又可避免在年初一打開飯煲時,出現「空空如也」的不吉利情況。

四、飯後長輩會派利市給後輩,而放於枕頭下的利市稱為「壓歲錢」,注意「壓歲錢」的數目應該為雙數,將之放於枕頭下,代表來年可有充足的金錢使用。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開年飯全年順景

大年初一過後,大部分家庭都會在年初二準備開年,開年即在新的一年進行第一次祭祀儀式,傳統上此日子頗受重視,中國人每逢祭祀皆離不開一頓豐富的飯菜,而開年又是舊曆新年中的大事,所以不論家庭或公司,為祈求新一年事事順利,開年飯已成為了一項傳統習俗。

傳統開年飯要準備的食物,不外乎是魚、生菜、燒肉及雞,最好齊備9款開年菜式,象徵「長長久久」。如果是營商者,和員工一起吃開年飯時,適宜在飯桌中央擺放「發財好市」(即髮菜蠔豉),象徵生意愈做愈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台灣一名營養師教5招改變生活型態預防糖尿病,其中運動和飲食均是關鍵!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糖尿病患病率高 併發症風險不容忽視

糖尿病非常普遍,現時在香港約每10人便有1人患糖尿病。若血糖長期控制不當,除了易引發「糖尿上眼」、「糖尿腳」等嚴重併發症,亦會對整體健康構成長遠威脅。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不良生活習慣與慢性疾病息息相關

針對此問題,台灣註冊營養師珊珊近日於社交平台發文指出,糖尿病並非無法預防,許多慢性疾病其實與長年累積的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她強調,久坐少動、飲食不均、經常熬夜,以及吸煙飲酒等都是高危因素,長期忽視將增加患上三高乃至更嚴重疾病的風險。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5個調整生活型態的建議

珊珊指出,偶爾享用大餐或炸物無可厚非,有助心靈獲得滿足,但若天天放縱,例如經常進食高油高糖食物,對身體而言無異於長期消耗。尤其是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士,更應重視日常作息與飲食的調整。對此,她列出了5個「調整生活型態」的方向給大家參考:

1. 減重5%至10%:對於體重過重或肥胖人士而言,減重不僅是必要的,更應列為首要目標。

2. 控制脂肪攝取:每日總脂肪攝取應控制於總熱量的3成以下。

3. 減少飽和脂肪攝取:飽和脂肪應控制於每日總熱量的1成以下。

4.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每攝取1,000千卡熱量應配合15克膳食纖維。例如,每日攝取1,500千卡者,應攝取不少於23克纖維,攝取1,800千卡者,則建議至少27克。

5. 規律運動:每週應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健康從來不是單靠「節食」或「短期努力」就能達成,而是一種長期累積的生活態度。唯有建立良好習慣,才能真正遠離慢性疾病的威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