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消毒也要時刻小心!
資料圖片
化學博士K Kwong在網上發文,提醒市民切勿共同使用酒精與漂白水用 ,因為會導致產生可致癌的哥羅芳。
資料圖片
K Kwong下午在社交媒體發文指,有市民對酒精及漂白水感到質疑,但強調「係呢個非常時期,唔會推薦其它方法」,並提出3個清潔方法。他續指,在用水的清潔的情況下,應用番梘、沐浴露、洗手梘或洗手液洗手30秒,而在不用水的情況下,則需用70%酒精抹手30秒。
資料圖片
對於地板等大面積的「死物」,他則建議以1比99的漂白水清潔,並指若市民不清楚漂白水的濃度,「都可以照跟呢個1:99比例開,多數開到> 200 ppm NaOCl」。而對於眼鏡等小面積的物件,他則建議用酒精清潔。
資料圖片
另外,他亦提醒市民勿自行增加濃度,以及「咪酒精+ 漂白水一齊用:會有致癌哥羅芳產生」。他亦呼籲,切勿使用產生次氯酸的產品,「因為你唔知道HOCl濃度。除非你自己識開到>200 ppm HOCl。」K Kwong又指,「唔好信嗰啲話咩日本乜乜JR專用嘅產品,亦唔好信話人哋嗰啲嘢可以用喺食物上。含有漂白水或次氯酸成分嘅嘢,如果加咗落食物都係會有機會產生致癌嘅化合物。」
內地一名女子因3小時猛灌8杯水導致「水中毒」被送ICU,對此醫生教科學飲水法助維持健康。
示意圖。設計圖片
過量飲水恐造成「水中毒」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一天需要飲8杯水」的說法,認為多飲水對健康百利而無一害。雖然水對人體至關重要,體內缺水會增加心衰、中風、糖尿病等多種健康問題的風險,但過量飲水亦會帶來不可忽視的健康風險,甚至導致「水中毒」。 內地一名女子近期就因為在短短3小時內飲下8杯水,最終因水中毒而被送入重症監護室。儘管「水中毒」較為罕見,但一旦發生,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因此,眾人必須特別注意飲水量,避免過度飲水帶來健康隱患。
示意圖。設計圖片
「水中毒」如何發生?
《新浪健康派》指出,通常情況下,若飲太多水身體能夠通過排尿、出汗和呼吸等途徑排出多餘的水分,恢復體液平衡和正常機能。然而,如果在身體不缺水的情況下,尤其是在短時間內快速且過量飲水,恐會導致機體內環境電解質稀釋,血液滲透壓降低,水通過細胞膜滲入到細胞內,導致細胞水腫進而引發「水中毒」,對大腦造成極大的損害。
示意圖。設計圖片
中醫角度:水與氣的轉化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體並非簡單的容器,飲水並非直接進入胃腸道,而是要經過「氣化」(化水為氣)過程,才能被身體有效吸收。水從口入胃後,需要通過胃的受納、腐熟、脾的運化、升清,肺的宣降等多重步驟才能將水分布至全身。這個過程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對某些人而言,水的消化和吸收遠比消化食物還要困難。若氣化不足,水無法有效滋養五臟六腑,反而容易形成「水飲(體內水液輸布障礙、運行失常、停聚於體內所形成的現象)」現象,甚至演變為「水毒」蓄積體內,對健康產生威脅。
示意圖。設計圖片
如何科學飲水?
一般來說,「水中毒」很少發生。不過一旦發生,就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來逆轉血液稀釋,避免死亡事故發生。因此,科學飲水對保持健康至關重要。飲水的量應根據體重來判斷,每1公斤體重對應30-40毫升水。例如,一名體重為100公斤的人,最多可以攝入4升水,但必須分次飲用,而非一次性大量飲水。
具體飲水建議如下:
1. 少量多次
每次飲水量應控制在500毫升以內,避免一次性飲水過多。如有需要,可以在3-5分鐘後再繼續飲水。
2. 避免冰水
冰水或冷飲會刺激腸胃,影響消化功能,尤其是夏天,建議飲用18℃至45℃、接近體溫的白開水。
3. 未渴先飲
不應等到口渴時再喝水,養成定時飲水的習慣。通過觀察尿液顏色來判斷是否需要補水,尿液呈淺黃色表明水分足夠,深黃色則提示缺水,應及時補充。
總體而言,水是生命之源,但適量、科學飲水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保持良好的飲水習慣,合理補充水分,才能確保身體機能正常運行,遠離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