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攀「鬼手岩」打卡 網民炮轟:4億年歷史岩石難敵大媽

社會事

攀「鬼手岩」打卡 網民炮轟:4億年歷史岩石難敵大媽
社會事

社會事

攀「鬼手岩」打卡 網民炮轟:4億年歷史岩石難敵大媽

2020年04月05日 16:26 最後更新:16:26

要加以讉責!

疫情下不少人都湧去郊野呼吸新鮮空氣,但很多市民都未有好好愛護環境。有網民上載數張照片,有多名中年婦人爬上「鬼手岩」拍照打卡。

行山客攀上「鬼手岩」打卡。網上圖片

行山客攀上「鬼手岩」打卡。網上圖片

網民‎Chche Ggm‎ 在 「巴打絲打 Facebook Club」上載照片,有最少4名穿著鮮豔裝束的大媽,在「鬼手岩」上搔首弄姿,並將照片上載至社交網站。行為令網民反感,批評「大自然萬物現態都來得不易,但奇怪只有人類先會自私破壞,四億年前古老岩石,躲在地質公園內一樣唔放過」。

行山客攀上「鬼手岩」打卡。網上圖片

行山客攀上「鬼手岩」打卡。網上圖片

其他網民見狀也斥責行為自私、無公德,「感覺鬼手很慘,站在鬼手上的人太無知」、「既然知道來得不易,更應珍惜,不容踐踏」。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K Kwong鄺士山也形容為「山界人渣」。

行山客攀上「鬼手岩」打卡。網上圖片

行山客攀上「鬼手岩」打卡。網上圖片

根據香港地質公園介紹,經由河流及其三角洲運來的沉積物在香港一帶堆積。這些沉積物成為現今香港最古老的岩石,泥盆紀岩石(約四億一千萬至三億六千萬年前)分布於赤門海峽兩岸,即南岸的馬鞍山地區和北岸船灣淡水湖以南的地區。北岸的岩石稱為「黃竹角咀組」。黃竹角咀沿岸沉積岩明顯露出,呈傾斜甚至垂直形態;當風化及侵蝕沿層理發生,就形成「手指」;海浪不斷侵蝕岩石底部,形成「手腕」。公園就呼籲保護地質遺跡 ,切勿攀爬「鬼手」。

市民前往荔枝窩的渡輪航班會駛經赤門海峽及可觀賞黃竹角咀地貌景觀,渡輪只限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遊客可乘搭港鐵東鐵綫到大學站,從B 出口步行15 分鐘至馬料水三號梯台乘搭渡輪,航程約為1小時30分。市民亦可考慮自行租船前往或參加地質導賞團。公園提醒,一定要選擇天氣晴朗且穩定的日子前往,海面有風浪時絕不適宜到外島遊覽,否則易生意外。

近年興起的「盲盒旅行團」標榜神秘感,吸引不少追求刺激的人。近日,有參加價值15,000港元的斯里蘭卡7日5夜「盲盒團」的網民在社交平台大吐苦水,直指行程與宣傳嚴重不符!

Threads截圖

Threads截圖

​​「休閒團」變「軍訓團」 每日凌晨5點出發​​

事主表示,原本期待的「休閒打卡團」竟變成「軍訓減肥團」。行程首日,團友凌晨1時才抵達機場,2時入住酒店後,翌日清晨5時就要集合,乘搭3小時車程後隨即要連續攀爬兩座山。更誇張的是,唯一一天原定9時集合的行程,臨時被要求提前至7時30分出發,團友需6時30分用早餐,令眾人疲於奔命。

Threads圖片

Threads圖片

Threads圖片

Threads圖片

四星酒店變二星

事主投訴,主辦方承諾的四星級酒店,首晚入住時發現只有二星水平,房間內不但有蜘蛛網,廁所更出現漏水問題。

Threads圖片

Threads圖片

Threads圖片

Threads圖片

Threads圖片

Threads圖片

​​導遊態度惡劣 團友想即時退團​​

除了行程安排失當,當地導遊的態度亦令團友不滿。事主指導遊明顯不喜歡香港團友,更在火車上公然表示:「If you don’t like, you can leave now!(不喜歡就馬上走!)」。有同團團友補充,導遊對景點毫無介紹,行程安排混亂,每日在車上睡覺的時間比在酒店更多。

​​網民熱議:真係買個教訓​​

事件引發網民熱烈討論,有人認為「盲盒」本來就存在風險,「俾班KOL氹到你咪當買個教訓」;亦有網民表示同情,「我諗我第一日已經會退團,年紀大真係捱唔到」。事主則透露,確實有團友在首日後已想立即返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