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何鴻燊何東家族 建立商業王國成就傳奇

歷史長河

何鴻燊何東家族 建立商業王國成就傳奇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何鴻燊何東家族 建立商業王國成就傳奇

2020年05月27日 09:30 最後更新:05月29日 10:30

何東家族,對香港的經濟、政治都具影響力,富過四代。

澳門「賭王」何鴻燊逝世,享壽98歲。何鴻燊幼時家世顯赫,即使其後家道中落,他及後轉至澳門發展,結果闖出一番事業來,成就一代賭王傳奇,成為一舉手一投足都引起廣泛關注的人物。

更多相片
何鴻燊。 資料圖片

何鴻燊。 資料圖片

上海密勒氏評論報《中國名人錄》中的何東 (網上圖片)

上海密勒氏評論報《中國名人錄》中的何東 (網上圖片)

前排左二為何東、左三何甘棠,後排左一為何福 (網上圖片)

前排左二為何東、左三何甘棠,後排左一為何福 (網上圖片)

1937年10月何東家族合影 (網上圖片)

1937年10月何東家族合影 (網上圖片)

海員大罷工 (網上圖片)

海員大罷工 (網上圖片)

前排左起為張靜蓉夫人,何東,麥秀英夫人;後排為何世禮及妻子洪奇芬 (網上圖片)

前排左起為張靜蓉夫人,何東,麥秀英夫人;後排為何世禮及妻子洪奇芬 (網上圖片)

何鴻燊。 資料圖片

何鴻燊。 資料圖片

何鴻燊出身於香港何東家族,他是香港首富何東的侄孫。何鴻燊的傳奇背後,除了他的發跡史,他的家族史也與香港及澳門的發展唇齒相依。何鴻燊的曾祖父何仕文(Charles Henri Maurice Bosman)為荷蘭猶太人,1842年香港開埠後,他成為其中一個到香港尋找商機的歐洲商人及冒險家之一,於1859年抵港,直至1873年離開。何仕文就成為了何東家族的始祖。

上海密勒氏評論報《中國名人錄》中的何東 (網上圖片)

上海密勒氏評論報《中國名人錄》中的何東 (網上圖片)

在香港期間,何仕文和中國女子施娣結婚,生下幾個孩子。由這時開始,這個子息繁盛的家族,出了很多舉足輕重的大人物。當中有兩位首富,分別就是他兒子、香港開埠後首富何東(Robert Ho Tung Bosman),以及他的曾孫、澳門首富何鴻燊(Stanley Ho Hung-sun)。據了解,「何仕文」是Bosman的粵語音譯,所以何東最原有的姓氏為Bosman,隨後才隨父親漢化的姓氏以「何」為姓。

前排左二為何東、左三何甘棠,後排左一為何福 (網上圖片)

前排左二為何東、左三何甘棠,後排左一為何福 (網上圖片)

何仕文抵港後不久,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何仕文公司(Bosman & Co.),之後於1873年離開香港,改到英國倫敦發展,留下兒子何東由母親獨力撫養,何東最終熬出了頭來。

何東受中國文化薰陶,以華人自居,隨母親祖籍為廣東寶安人,後世均說籍貫自此。他幼年入讀私塾,學習四書、三史、八股文,稍長接受西方教育,轉讀中央書院,187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畢業後隨即加入廣東海關,建立初步人際網絡及與西洋的國際貿易操作。

1881年,何東加入香港怡和洋行華人部任職初級助理員專責翻譯,因表現突出而獲迅速提升為買辦助理(買辦為當時幫助歐美商人與中國雙邊貿易的中國商人,是為特殊經紀人階層)。在怡和任職僅兩年的1883年接替姐夫蔡昇南成為買辦,不久更獲委任為剛成立的「香港火燭保險公司」及「廣東保險公司」的總買辦。

1937年10月何東家族合影 (網上圖片)

1937年10月何東家族合影 (網上圖片)

在任職買辦的同時,何東自資成立「何東公司」(Ho Tung & Company)從事食糖買賣,而胞弟何福及何甘棠亦加入怡和成為買辦。1900年何東以健康欠佳為由辭職後,全力發展自己的生意,除一般貿易外,還進軍航運及地產買賣。

何東於1928年前後接辦經營出現困難的《工商日報》,注入資金及改革管理後,成功令《工商日報》走出困局。除香港外,何東在上海、青島、東北及澳門皆有大量投資。

海員大罷工 (網上圖片)

海員大罷工 (網上圖片)

1922年海員大罷工時期,在貿易及航運有切身利益的何東四出奔走調停,更私下承諾支付工人罷工期間的一半工資。

何東家族作為被為是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四大家族之一,何東本人生前就與中國歷史上的三位著名人物孫中山、康有為和蔣介石都是朋友。他也曾大力推動割據的軍閥和睦共處,更曾襄助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前排左起為張靜蓉夫人,何東,麥秀英夫人;後排為何世禮及妻子洪奇芬 (網上圖片)

前排左起為張靜蓉夫人,何東,麥秀英夫人;後排為何世禮及妻子洪奇芬 (網上圖片)

後人在港、澳,甚至世界都甚具影響力,其中何東的六弟何啟佳,官至南非政府的工務局局長;何東其中一個兒子何世禮,是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曾為奉軍張學良之參謀官,抗戰爆發期間,投身一線戰場,官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將高級參謀,直接聽命於蔣介石。

成語「雞犬升天」全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劉安 (網上圖片)

劉安 (網上圖片)

傳説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對於煉丹修道非常熱衷,總是夢想得道成仙。有一天,有八位老人前來淮南王府前,要求劉安前來接見。門吏看到他們一個個老態龍鍾,於是説道:「你們八位老得連走路都困難,對我們王爺有何用處呢?」

一個老人説:「既然他不歡喜老人,我們就變年輕一些吧!」話剛説完,八個老人居然轉眼間都變成了十四五歲的少年,滿頭黑髮,臉如滿月。門吏看後非常震驚,慌忙奔進堂去報告劉安。劉安聽完,知道來者不是凡人,連忙出門隆重迎接。

自此以後,劉安把他們稱為八公,將他們安排在思仙台中居住,待若上賓。那八公果然有通天的本領,騰雲駕霧,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無所不能。他們得知劉安一心想得道成仙,於是向他傳授丹經,並願意為他煉製仙丹靈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料就在劉安專心致志等待仙丹煉成,吞服昇天之際,發生了一件事。原來,劉安有個兒子叫劉遷。他平日尤其喜歡舞槍弄棒,自以為劍術超羣。他聽説郎中雷被劍術非凡,非要拉住他和自己比武。雷被無可奈何,不得不奉陪,不曾想利劍無情,誤傷了劉遷。劉遷怒不可遏,由此不歡而散。雷被擔心劉遷對他報復,便向淮南王劉安提出請求,指派他去抗擊匈奴,指望以此避開劉遷。劉安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並未答應。雷被更加恐懼,於是來了個先發制人,上書朝廷,控告劉安不允許他去抗擊匈奴。這在當時可是個大罪名,還好劉安是當時皇上漢武帝的堂叔,才只被削除兩個縣的封地而已。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這回,劉安真的對雷被懷恨在心了。雷被心想,與其整日擔驚受怕,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和人聯名誣告劉安謀反。這回,漢武帝只好派人前去把劉安捉拿歸案。劉安得知此事,很快叫來八公商量對策。八公笑着對劉安説道:「這是王爺功德圓滿,上天要召喚王爺去了。」之後就讓劉安服下早已煉製好的靈丹仙藥。頓時,劉安只感覺身子飄飄忽忽,身輕如燕,跟着八公升天去了。王府庭院內,八公煉丹的藥爐還遺留在那裏,四周地上還散着幾顆靈丹仙藥,雞犬們圍攏着又啄又舔,結果也全部跟着升了天。

淮南王劉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僅僅只是神話傳説,真實的情況卻是淮南王劉安因謀反敗露不得已而自殺。但後世以「雞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勢,跟他有關係的人也由此得到好處,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