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接了一個有來電顯示的電話,號碼是從內地打來的長途電話, 電話中的男子, 聲音親切, 說話打招呼的方式好像是我認識已久的朋友, 我已經唔記得他有沒有稱呼我的名字, 他只叫我估他是誰, 我說估不到的時候, 他又再問我覺得他的聲音似誰,還跟我說與我很熟的呢,就是這樣,我開始想到答案了, 原來他就是姓老,名千,全名叫「老千」。 當然我沒有「篤爆」他, 因為還未百分百確認, 我再跟他說我真的估不到他是誰,著他快點開估, 但他堅持要我繼續估, 接著我便對他說:「你聲線似中年, 帶有劉德華磁性既聲音, 有習近平的洪亮, 又有實力深藏不露既氣場, 我講得啱嗎?」 接著他便掛線了。
之後, 我想一想, 如果我不是從前聽過很多電話騙案的故事, 又或是在賽車圈中聽到有很多朋友都同樣被人騙過金錢,叫他們入錢去戶口, 我根本沒有想過, 這是一個騙子。 我相信國內會有人通過特別渠道購買別人的電話號碼, 而我的電話號碼為何會被騙徒攞黎用, 而他似乎是知道我辦賽車的或是牽涉賽車的, 可能是我在國內時,曾經租過的士出入,所以別人有我號碼及知道我背景也不出奇, 但詳細資料當然就沒有啦。
現在雖說有私隱條例保障個人資料被無理使用,但不要忘記,資料也要靠人手去輸入,只要牽涉到人為的範疇,便總有風險。 就算龐大如政府的機構,間中也有資料外洩的消息, 其實除了保管你資料的人有機會外洩外,你自己本身亦有很多機會自爆個人資料,例如安裝”免費”的電話程式,電話推廣 (說你中了獎) ,而最慘的自爆個人資料方式,莫過於遺失一個沒上鎖的手提電話。 所以, 記住要將你的手提電話設定密碼。
黃毅力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警方於星期五(5月9日)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拘捕1名24歲女子,涉嫌與同日發生的兩宗「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有關,涉案金額62萬港元。
警方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第四隊偵緝督察陳明傑
警方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第四隊偵緝督察陳明傑表示,5月9日,黃大仙警區人員接獲一名80歲女子報案,指早前接獲不明來歷電話,對方聲稱為其女兒,表示自己因涉及刑事案件被捕,要求報案人繳交37萬元保釋金。報案人深信不疑,為騙徒準備款項。其後,騙徒到報案人位於黃大仙下邨住所外取得款項後離去。
同日較後時間,騙徒再次致電報案人,要求額外50萬元保釋金,並再次相約在報案人在其黃大仙下邨住所外交收。報案人其後致電其女兒確定其平安無事,發覺受騙並報案求助。
警方拘1女 ,涉「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 。
警方拘1女 ,涉「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 。
黃大仙警區刑偵人員接報後,立即進行調查及迅速部署拘捕行動,於兩小時內成功拘捕一名24歲本地女子,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
人員經進一步調查後,發現被捕女子於同日在葵涌,以同樣手法欺騙另外一名81歲的女子,金額為25萬港元。
案件中,被捕女子一共騙去2名女受害人共62萬港元。被捕人現時被扣留調查,案件仍然調查中。案件交由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第四隊跟進。
警方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第四隊偵緝督察陳明傑
警方強調,打擊詐騙罪案是警務處處長首要行動項目之一。警方會繼續打擊各類型的詐騙罪案。警方重申,任何人如觸犯香港法例第210章《盜竊罪條例》第十七條「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最高刑罰為監禁10年。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警方拘1女 ,涉「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 。
警方亦留意到最近有不少俗稱「猜猜我是誰」的案件,當中不少受害人為長者。警方呼籲長者留意,任何人經電話自稱親友,指自己更換新電話號碼,並要求受害人借錢或匯款,均有可能為騙案;如有案件涉及保釋金,請巿民向有關警署核實,避免受騙;警方亦呼籲市民應主動關心親友,尤其是長者,與他們分享以上防騙訊息,避免他們成為受害者;市民如有任何懷疑,應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