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船員染疫傳播料6月底已開始 港府7月10日先規定須具陰性核酸測試證明

博客文章

船員染疫傳播料6月底已開始 港府7月10日先規定須具陰性核酸測試證明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船員染疫傳播料6月底已開始 港府7月10日先規定須具陰性核酸測試證明

2020年07月24日 15:47 最後更新:16:09

新冠肺炎第三波爆發,昨天亦出現貨船船員確診,這輪疫情,機組人員和海員是主要輸入個案來源之一,港府7 月10日宣布新規定,所有來港船員抵港前48小時內,在出發地接受病毒測試,冀堵塞漏洞,不過昨天亦錄得多宗貨船船員確診。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日前稱,估計新一波疫情源於多名獲豁免檢疫者,經的士司機傳入社區,並形成最少3個播毒源頭,最先爆發的坪石彬記粥麵,就是其中之一,另兩源頭則分別是貨機機師、診所職員。

翻查資料,貨船船員,機組人員染疫並傳播,可能遠至6月底已開始,6月尾有到訪過哈薩克、土耳其的貨機機師返港後確診,又有9名在香港登船的貨輪海員抵埗寧波時確診。

根據港府網頁,機組人員、貨船及客船船員,可豁免強制隔離,獲豁免人士若經香港國際機場入境,包括機組人員及船員,在機場抵港後,須前往衞生署的臨時樣本採集中心收集深喉唾液樣本。

船員除了從機場抵港,也有可能從其他口岸登陸,根據海事處網頁,6 月下旬葵涌貨櫃碼頭、蒲台島、青衣均有船泊岸,這些口岸登岸的船員,是否須留樣本檢測?

巴士的報曾詢問港府,發言人說,由6月開始,已在船上完成工作的離船船員在香港停留期間需留在船上,並直接前往機場返回其目的地國家、船公司/代理需為船員提供點對點交通前往船舶或機場。

發言人稱,船員若有確實需要留港以等待登船,船公司/代理需為船員安排住宿以作自我隔離的住宿,並確保他們不會去公共場所,直至登船為止。又稱,獲豁免的船員於留港期間進行14天醫學監察,須佩戴口罩和每天量度體溫兩次,並向衞生署呈報任何不適。

港府認為,絕大部份來港登船的船員皆是由香港國際機場抵港。

港府在上月父親節前為食肆全鬆綁、不限人數等,至7月11日,才再收緊,香港第三波大爆發,大約在7月4日之前,7月4日坪石邨玉石樓彬記粥麵美食錄13例感染個案 ; 5日是油尖旺新發茶餐廳 。

慈雲山中心發現個案,在7月11日,先是慈雲山中心翠河餐廳錄14例 ; 同日葵青新都會廣場潮庭10例 ; 7月13日慈雲中心蘊莎餐廳錄12例,7月14日慈雲山中心百匯軒15例、旺角雅蘭酒店稻香7例、7月15日旺角維景酒店海港酒家7例,上述日期是確診個案最後到訪日期,食肆看來是染疫重災區。

船員若非機場抵港,是否須留樣本檢測? 港府並無正面回答,海事處今天證實,現時已有超過1萬名船員獲豁免強制檢疫,當中包括在香港國際機場海天客運碼頭提供轉駁服務的快船船員。

是否有機會有船員從其他高風險地區貨輪來港,在機場以外的口岸登陸,然後入市區? 似乎難以查考。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政府星期三(4月30日)向立法會提交控煙修訂條例草案,將分階段推行「控煙十招」,預計2027年第二季起禁售薄荷味以外的加味煙,酒吧亦不能出售加味水煙。香港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星期五(5月2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雖然控煙政策對酒吧業有一定衝擊,但感謝當局聽取意見,提供約2年的緩衝期讓業界適應,強調對本港營商環境有信心。

錢雋永指,香港是國際城市,只要酒吧是走中高端路線,仍能夠吸引內地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錢雋永表示,感謝當局聽取意見,提供約2年的緩衝期讓業界適應管制加味水煙,強調對本港營商環境有信心。(網上圖片)

錢雋永表示,感謝當局聽取意見,提供約2年的緩衝期讓業界適應管制加味水煙,強調對本港營商環境有信心。(網上圖片)

他指出,酒吧生意額在通關後下跌了3成,但現已逐步回復至疫情前的8成,因政府推出高才通計劃,令市面增加不少「高才」客,加上內地旅客光顧,相關客群的生意佔比增至1成半,足以彌補到流失了的港人生意。

他又說,現時來港的內地旅客主要是20多至30多歲的年青人,他們願意到酒吧消費,但其消費模式亦有所轉變,期望獲得另類文化體驗,若酒吧能夠有不同的打卡位,又推出特色產品,將有助提升吸引力。

個別酒吧業界反對當局限制出售加味水煙,認為趕絕水煙客,影響生意額,因現時估計有6至7成酒吧露天客人吸食水煙。醫務衞生局早前指出,水煙和其他傳統吸煙產品的管控措施,一直以來都是一致,水煙的規管向來並無特別豁免。

根據《吸煙(公眾衞生)條例》,任何人士均不可在法定禁煙區,如酒吧或食肆的室內區域吸煙,當中就包括水煙,不論該地方的用途或是否領有任何牌照;而售賣吸煙產品包括水煙,都有法定條文需遵守,包括對推廣和銷售吸煙產品的嚴格限制。

醫衞局指,在室內吸食水煙尤其危險,除水煙本身所含的有害物質外,其所用的助燃物在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令吸煙人士、其他顧客和員工曝露於高濃度一氧化碳,於室內禁煙區提供水煙形同「集體燒炭」。

局方指,過去衞生署的巡察發現,在提供水煙的酒吧中,逾半涉違法提供水煙給顧客在禁煙區內吸食,違規情況嚴重。由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間,衞生署就違例在室內禁煙區吸食水煙共發出305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另也向協助及教唆在室內禁煙區吸煙的酒吧職員發出170張傳票。

衞生署過去巡察發現,在提供水煙的酒吧中,逾半涉違法提供水煙給顧客在禁煙區內吸食。

衞生署過去巡察發現,在提供水煙的酒吧中,逾半涉違法提供水煙給顧客在禁煙區內吸食。

當局強調,水煙是吸煙產品,不應視為一般商品或服務。呼籲業界不應違法推廣或銷售吸煙產品,甚至以吸煙產品作為生意招徠手段,推動其它業務。

當局又指,煙草商一直在傳統吸煙產品中添加不同種類的味道來掩蓋煙草煙霧的刺喉性,令非吸煙者更容易開始吸煙,並以為加味產品的危害較小,惟數據顯示,近7成人首次吸煙時吸食的便是加味煙。

醫衞局在2023年7月就控煙策略展開公眾諮詢時已提出,可考慮規管煙草產品所含的添加劑成分,調查顯示接近9成受訪者均贊成此方向。

近年加入味道的水煙漸見普遍,為防止水煙成為煙草商另一個引誘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吸食的手段,禁止於傳統吸煙產品中加入味道的建議亦適用於水煙,以貫徹政策的一致性,以保障公眾健康。

高人話,政府計劃待完稅標籤制度全面實施後、即2027年第2季左右才分階段禁止加味的傳統吸煙產品,而在首階段先禁含有除薄荷味外的指明添加劑的傳統吸煙產品,對市民和業界來說,都已有充足時間適應和作出配合。現在看到業界協會更聚焦吸引內地年輕人的消費模式,特別是走中高端路線,相信香港營商環境優勢仍在,外國的經驗也是能在保障市民健康和爭取更好營商機會之間,取得平衡。

由於水煙的產品特性、銷售及使用模式都與一般捲煙不同,容易引起誤會,以為水煙的禍害比其他吸煙產品低、或規管較其他吸煙產品寬鬆。但事實不然,水煙同樣會導致多種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吸食者體内的一氧化碳水平會急增,且因吸食時間更長,暴露在高水平有害物質的時間亦更久。

年青人切忌被部分商家蒙蔽真相,以為水煙沒有尼古丁及焦油成分,有水作過濾,且不易上癮,對健康無關痛癢,其實只是墮入了慢性中毒的圈套。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