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阿爺不滿抗疫不力 內媒報道政團請求中央助港 中聯辦開火轟有人充滿偏見拒中央援港

博客文章

阿爺不滿抗疫不力 內媒報道政團請求中央助港 中聯辦開火轟有人充滿偏見拒中央援港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阿爺不滿抗疫不力 內媒報道政團請求中央助港 中聯辦開火轟有人充滿偏見拒中央援港

2020年07月27日 10:35 最後更新:10:35

本地疫情爆發,本地負壓病床、醫護及檢測力量皆不足,搞到有確診者入不到醫院,在機場博覧館搞方艙醫院,又話不夠醫護。但本地醫護團體又大力抗拒內地醫護來港協助,眼白白睇住爆煲。

聞說阿爺對香港抗疫不力,搞到第三波疫情爆煲,本已十分不滿。再加上本地醫護界自我保護,拒絕中央支援,搞到事件好政治化,更令阿爺火上心頭。

昨日(7月26日)就出現一單「出口轉內銷」的新聞。據內地媒體報導,中聯辦副主任何靖在上周六(7月25日)會見了香港民建聯主席李慧瓊、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及立法會議員陳恆鑌、麥美娟一行。李慧瓊、吳秋北等代表民建聯、工聯會反映和提出請求中央政府協助香港應對當前疫情的具體意見建議。

中聯辦副主任何靖(中)會見了民建聯主席李慧瓊(右)和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左)等政團代表。

中聯辦副主任何靖(中)會見了民建聯主席李慧瓊(右)和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左)等政團代表。

何靖表示,中央對香港爆發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高度關注,非常關心香港同胞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力支持特區政府採取各項抗疫措施。中央將應香港特區政府抗擊疫情的需求,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全力支持香港建設「方艙醫院」和提高核酸檢測能力。同時呼籲,香港社會提高全民防疫意識,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到今天(7月27日),中聯辦就直接開炮,以中聯辦發言人的名義發稿,話中央政府高度重視近期香港新冠肺炎疫情高發,高度關心香港同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將隨時應特區政府請求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中聯辦又不點名批評醫學會會長蔡堅等人的言論,指對內地同業充滿傲慢和偏見,無視廣大市民生命健康,為保護一己之私「製造政治區隔」。

中聯辦發言人不點批評醫學會會長蔡堅的言論。資料圖片

中聯辦發言人不點批評醫學會會長蔡堅的言論。資料圖片

中聯辦發言人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取得抗疫防疫重大勝利,迅速實現了生產生活的有序恢復。正當中央政府和內地民眾關切香港疫情之時,正當香港市民期盼在中央政府幫助下,迅速從源頭上阻隔疫情傳播之時,香港竟有少數人置廣大市民生命安危不顧,拋出各式各樣奇談怪論,令人感到震驚與不恥。有人無端質疑「相關做法不符合本港法例和專業守則」、「內地醫護人員無法以英文溝通」(蔡堅言論),是「對內地同業充滿傲慢和偏見」。

中聯辦發言人又批評有人罔顧香港醫療體系和前綫醫護人員承受的巨大壓力,謊稱「本港醫療資源和人手充足,毋須內地支援」,這顯然是別有用心地自欺欺人;有人甚至說「內地醫療團隊會把港人基因樣本送往內地」「內地機構的診斷中心可能播疫」,這更是毫無底綫的造謠構陷。「很明顯,這些論調是有着明顯政治圖謀的。在一些人的眼裡,廣大市民生命健康並不重要,製造政治區隔和保護一己私利才最重要。對此,大家都能看明白」。

睇完中聯辦聲明,都明白阿爺為何氣頂。內地明明有很強的檢測能力及大量醫護人員,都可以支援香港。香港抗疫做不好,其中一個原因是把所有問題都政治化,如今不要內地支援,就白白付出了人命的代價。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人才服務辦公室」為招攬全球高端人才,推廣香港優勢,2023年下半年成立「人才辦」,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的團隊已先後51次外訪,包括到內地及海外的目標市場,如內地的北京、上海及杭州等,海外市場則包括馬來西亞、澳洲、英國、加拿大、德國等。

期間人才辦舉辦逾130場活動,連繫合資格大學、校友會、專業團體、合作夥伴等,推廣香港獨特優勢、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等,同時與當地學界及不同機構建立緊密「朋友圈」,回港後續藉其平台推廣,向目標人才發送香港的最新消息。

如上月12至13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便聯同人才辦,首次與近40間大灣區知名企業,一同前往馬來西亞推廣招攬人才,在吉隆坡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匯聚發展推介會」,推廣大灣區機遇,各企業還即場提供職位選擇,接受查詢的同時,也接收人才履歷。兩日反應熱烈超乎預期,共吸引逾4,000人次參加,收近千份履歷,回港後再進行後續招聘。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

而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已先後舉辦及協辦15場線上線下招聘會,超過3800位僱主及61萬人次參與;而線上平台已處理超過39000宗人才查詢,平台更每日實時展示約5000個招聘崗位,相關人才如有興趣可直接申請。另又舉辦了30多場主題研討會,當中13場涉求職創業,邀請專家及合作夥伴分享行業情況、職場文化及創業須知等。

據了解,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當中包括2場大型職業展,並推廣香港8大中心優勢;另將有4個線上招聘,明天便先推出首個。

而自2022年10月推出「高才通計劃」,截至今年2月,共接獲逾12萬宗申請,當中超過9.8萬宗已獲批。而來港的高才有75%已有工作,當中50%是來港前已找到工作,另25%則是創業或搞生意,即僅餘下25%是來港才開始搵工,而人才辦都能提供多元化求職支援,進行工作對接,助他們尋覓得理想職業。

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

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

據了解,僅少量高才因較堅持做回「老本行」,要發揮本身專業,例如他們是做一些高尖精的技術研究,香港暫無此類別職位,才找不到工作,估計這類人不超過總數5%。

人才辦在接獲的查詢中,半數屬求職問題,另亦有關心香港的生活開支水平及住屋等問題。而現時人才辦已連繫約90個合作夥伴,當中約20家屬招聘平台及職業介紹公司,可為求助人才提供面試技巧及履歷改進建議,亦可按人才背景及需要提供個人化服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