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在本港爆發後,理工大學獲食衞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一千八百萬元,開展八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包括半小時內有結果的手提基因測試儀、病人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庫等。
  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葉社平指,手提式病毒測試儀透過測試劑,憑肉眼觀察試劑顏色變化便可知結果,如果是陰性會維持紅色,如是陽性會變清。樣本的檢測時間可由一至兩小時,縮減至半小時內。儀器可透過藍牙裝置把資料直接傳送至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此儀器方便隨身攜帶,可廣泛在機場、檢疫中心等地方使用,這項目獲批二百七十二萬元撥款。
建病毒基因資料庫
  另外,團隊將建立病毒基因數據庫,計劃與醫管局四個聯網合作,向病人採集樣本,進行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期望二十四個月內收集逾千個樣本,建立數據庫以便分析病毒傳播源頭與地理位置的聯繫。負責建立數據庫的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表示,透過分析傳播鏈可以找到源頭,再以病毒基因測試,可了解是否同一病毒在哪個地區傳播。
  蕭傑恒提到早前分析約一百二十個基因,發現有兩大病毒變異株導致第三波爆發,分別來自哈薩克機組人員及菲律賓海員。七月中在確診印度海員及英國機師身上,亦發現病毒基因與第三波疫情的群組基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