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氣炸鍋煮食可釋致癌物? 食安中心建議避用這兩種食材

生活事

氣炸鍋煮食可釋致癌物? 食安中心建議避用這兩種食材
生活事

生活事

氣炸鍋煮食可釋致癌物? 食安中心建議避用這兩種食材

2020年08月28日 08:49 最後更新:08月29日 11:18

用氣炸鍋要留意了~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時下不少人都愛用氣炸鍋煮食,希望可以使用較少食油、食得健康點。不過有研究就發現,原來用氣炸鍋煮食也未必健康,更有可能令食物釋出最高超標2倍的致癌物丙烯酰胺!

有專家曾經解釋氣炸鍋的原理,是將食物的水分抽走,做到「炸物」香脆,讓食物的表面進行梅納反應,在進食前防止水分再由空氣進入食物。

專家指出,使用氣炸鍋時的溫度一般超過300℃,而且烹調時間較長,因此相比一般的油炸方式,食物於高溫下所產生的丙烯酰胺會較多。而温度越高,則會產生越多有毒物質,包括丙烯酰胺及多環芳香烴。

用氣炸鍋煮食更易致癌物,食安中心建議避煮兩種食材。資料圖片

用氣炸鍋煮食更易致癌物,食安中心建議避煮兩種食材。資料圖片

而本港食物安全中心亦指出,2002年瑞典有研究顯示,煎炸或烘焗馬鈴薯、穀類食物等含澱粉質的食物時,若以超過120°C的高溫烹煮,會產生偏高的丙烯酰胺含量,例如薯條、薯片、咖啡及糕餅等。中心建議,食物不應過度烹煮、烹煮時間不宜太長,而且溫度亦不宜太高,以減低致癌風險。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想要食得健康,就要留意避免將以下食物放進氣炸鍋:
1. 薯條及雞塊等加工食品,因為翻炸食物所釋出的油分相當不健康
2. 蔬菜,因為在高溫情況下,葉酸及維他命B、C等營養素會被破壞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另外,使用氣炸鍋時亦要注意以下事項,減低致癌風險:

1. 一個月勿食用超過2次
2. 烹調溫度勿超過180ºC

煮食時越高溫,致癌風險就越高。例如含澱粉質的食物遇高溫後,會產生丙烯醯胺,而油脂類的食物則會釋出多環芳香烴

食安中心指,要減少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就要避免使用過高溫度及以過長時間烹煮食物,在煎炸、烘焙、烤烘或燒烤食物時,只要將食物煮到金黃色或淺黃色就好。

英國知名沐浴品牌指出,有近9成人沖涼順序錯誤,並指出正確沖涼3步驟助保護肌膚健康。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錯誤沖涼順序或會無意中增加皮膚敏感風險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知名沐浴品牌 Original Source 近期公佈一項調查指出,雖然每日沖涼是「例行公事」,但是有高達86%的人士沖涼順序完全錯誤。用錯方法沖涼或無意中增加皮膚敏感的風險,引發公眾廣泛關注。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86%人沖涼順序錯誤

Original Source是次調查針對2000名英國民眾進行,結果顯示有44%的人習慣在洗頭前先用沐浴乳,7%的人先使用沐浴露,再用潤髮乳,最後才用洗髮水。22%的人則是先洗頭髮再洗身體,最後才護髮。另有8%的人先用潤髮乳,再用洗髮水和潤髮乳,有5%的人選擇先用潤髮乳,之後才用沐浴乳和洗髮水。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Original Source指出,正確的洗澡順序應為:

1. 先用洗髮水

2. 洗完頭後用潤髮乳護髮

3. 最後才使用沐浴露清潔身體。

洗髮水與潤髮乳殘留物易引起皮膚敏感或刺激反應

Original Source指出,這個順序有助於徹底沖洗頭髮上殘留的產品與油脂,避免護髮產品或洗髮水的化學成分留在皮膚表層,減少肌膚刺激及過敏風險,「如果先用沐浴乳,之後頭髮沖下來的洗髮水、潤髮乳殘留物可能會留在皮膚上,長期可能導致敏感或刺激」。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僅14%人士採用正確沖涼次序

最終數據顯示,僅有14%的人是採用「洗髮水—潤髮乳—沐浴乳」的正確順序,建議市民可重新審視日常清潔程序,養成科學、健康的洗澡習慣,以保護肌膚健康。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