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環團調查:逾8成受訪市民指東涌生態遊具吸引力

社會事

環團調查:逾8成受訪市民指東涌生態遊具吸引力
社會事

社會事

環團調查:逾8成受訪市民指東涌生態遊具吸引力

2020年08月18日 12:24 最後更新:12:26

綠色力量歡迎當局發展東涌區生態旅遊。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受訪市民認為東涌具備發展生態旅遊的資源,但6成人擔心發展新市鎮並推動生態旅遊,會對當地會帶來負面影響。 此外,只有3成半受訪市民過去曾參與東涌區的生態旅遊。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恒歡迎當局發展東涌區生態旅遊,但認為推廣需配合保育東涌河,以及加強市民教育。

更多相片

綠色力量今日(18日)公布《東涌區生態旅遊問卷調查》 結果,了解市民對發展東涌區生態旅遊的意見,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受訪市民認同東涌具相當吸引的生態旅遊資源,分別有超過8成受訪市民認為東涌的生態(例如東涌河)、自然景觀(例如鳳東飛瀑)及戶外康體空間(例如東澳古道)具吸引力;亦有分別超過7成及5成受訪市民認為東涌的歷史文化(例如東涌炮台)及宗教(例如羅漢寺)具吸引力。最多人認識的東涌區生態旅遊資源首三位分別是東涌炮台、昂坪棧道及東涌河。

調查指出,只有3成半受訪市民曾參與東涌區生態旅遊;超過5成人認為難以接觸相關資訊,亦缺乏團體舉辦相關活動。

呂德恒認為普遍市民認同東涌區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但參與度卻不足,希望未來政府部門和團體可著力舉辦更多生態旅遊,尤其目前受疫情影響,本地遊需求殷切,生態旅遊模式可將環境受過度不當旅遊的影響減至最低。

調查又指,有近9成受訪市民認為當局於東涌河附近發展新市鎮並推動生態旅遊會帶來影響,其中超過6成人擔憂帶來負面影響,最多人憂慮會「破壞原本的寧靜環境」,其次是「加劇人為對生態的騷擾(例:掘蜆、捉魚)」,分別均佔7成。呂德恒指出,以往有太多例子顯示市鎮發展會破壞環境,太多遊人亦會對環境帶來破壞,所以當局必須改變以往發展模式,先做好保育才去發展,並於推動生態旅遊時加強規管。

調查亦發現,受訪市民最認同的生態旅遊原則是「嚴格規管破壞環境和生態的不當行為」,其次是「設計配套設施時須迎合當地環境及需要」,分別有6成及4成半人表示「十分認同」。反觀另一項生態旅遊原則「為當區帶來經濟收益」,只有1成多人表示「十分認同」。另外,超過9成市民只願意付出不多於200元來參加生態旅遊,當中近6成人更只願付出不多於100元。呂德恒指市民對於牽涉經濟利益顯然較有保留,但他指經濟收益其實是支持生態旅遊的重要元素。

呂德恒指調查顯示市民普遍對保育東涌河十分重視,8至九9成受訪市民認同於發展東涌區生態旅遊之餘,應以不同方式保護東涌河及其河口,包括復修受破壞的生境、設立保育區(例:河畔公園保護區),以及限制遊客數量等。呂德恒指,東涌河是本地少有仍保留天然狀態的大型河流,生態資源豐富,若能獲妥善保護,必能為景觀和環境質素帶來好處,同時有助推動生態旅遊。

《東涌區生態旅遊問卷調查》於 2020 年 1 月 3 日至 3 月 31 日進行,受訪對象是年滿 18 歲的香港居民。調查分街頭問卷及網上問卷兩種形式,問卷內容相同。全部收回812份問卷的受訪者中,有138位是東涌居民。

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意大利最富有人群的財富總值達到2725億歐元,這些財富僅由71人持有,意大利最富有的5%家庭掌握著全國47.7%的財富。

5%家庭掌握全國近半財富

據外媒報導,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近日發佈的報告指出,全球範圍內,億萬富翁和貧困人口之間的財富差距正在擴大。2024年,意大利最富有人群的財富增加了611億歐元,財富總值達到2725億歐元,這些財富僅由71人持有。意大利最富有的5%家庭掌握著全國47.7%的財富。

貧困情況未見改善

與此同時,意大利的貧困情況未見改善,仍有超過220萬個家庭、總計570萬人生活在絕對貧困條件下,這一情況令人擔憂。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意大利在收入分配最不平等的國家中排名第20位

樂施會指出,意大利在收入分配最不平等的國家中排名第20位。樂施會認為,新冠疫情後意大利出現就業復蘇,就業率達到62.4%,而這主要由50歲以上人群拉動;同時,失業率創歷史新低,也要歸功於非活躍人口的增加,但這無法回避勞動力市場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年平均實際工資30年幾乎不變

此外,與積極的就業動態相對應的是工資結構問題。在過去30年裡,意大利的年平均實際工資幾乎沒有變化。因此,樂施會呼籲意大利儘快採取行動,制定具有普遍效果的消除貧困政策,提高對大額遺產的徵稅,支持促進正規工作制度的政策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