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成日覺「頭赤赤」 醫生提醒慎食止痛藥

生活事

成日覺「頭赤赤」 醫生提醒慎食止痛藥
生活事

生活事

成日覺「頭赤赤」 醫生提醒慎食止痛藥

2020年11月10日 08:47 最後更新:11月16日 09:48

止痛藥唔好亂食~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據早前最新調查指,港人頭痛個案日增,而且多達25%港人每次頭痛發作可長達四小時,其實不論年幼學子還是成人,或多或少也有頭痛經歷。每當頭痛一至,不但影響學習、降低工作效率,更令人坐立不安及精神萎靡。面對痛症,你會選擇了解病因來防治,還是服用止痛藥了事?

更多相片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林永和醫生

林永和醫生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林永和醫生

林永和醫生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不論成人或小朋友頭痛,成因與表現方式大致相同,可分為原發性頭痛和繼發性兩類。前者指非器官病變而引起的頭痛,以壓力性頭痛和偏頭痛最為常見;後者指因為創傷或腦部病變而引發頭痛,如腦腫瘤和腦膜炎等。雖然都市人最常見的大多是原發性頭痛,但亦不能掉以輕心,若頭痛病情持續且止痛藥未能緩解,伴隨頭暈、惡心等徵狀,便需要求診檢查,以排除是繼發性頭痛的可能。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壓力屬常見源頭

一般的壓力性頭痛未有明顯成因,但大多和壓力及不良作息、姿勢有關,痛楚會困擾整個頭部,但較少有惡心和嘔吐等症狀。另一常見的偏頭痛則屬容易反覆發作的痛症,疼痛大多集中在前額、頸部或頭的一側或左右兩側,大部分患者都會在病發前出現一些先兆,例如看到閃光、感到麻痹又或惡心等。偏頭痛成因和壓力性頭痛一樣,都和壓力有關,不過偏頭痛患者會在某些誘發物刺激下,令三叉神經附近的血管失調、膨脹而引起痛楚。每個偏頭痛患者誘發物也不盡相同,臨 上常見的誘發物有含咖啡因食物、發酵食物和橘子類食物等。

勿忽視兒童個案

跟和成人相比,小朋友頭痛,更須正視和關注,基於他們未必能清晰交代痛症症狀,而頭痛又是不少疾病的臨牀表現,例如鼻竇炎等,故小孩一旦出現頭痛,建議家長盡快帶他們求診,讓醫生仔細詢問病情,作出正確判斷。

臨牀統計上,年紀較小的孩子以偏頭痛居多,到了求學年齡,或因課業繁重,壓力性頭痛比率開始上升。林醫生指出,有些家長以為孩子年紀小不會頭痛,以為他們只是不想上學而「詐病」。這其實存有誤解,因頭痛大多由壓力所致,若孩子因上學而感到憂慮,出現頭痛等病徵亦在情理之中。有時身體受壓力影響而令體內血管失調,更有機會導致肚痛或腹瀉等徵狀,家長如發現孩子時常出現痛症,除早日求醫外,也宜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作適當開導。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小心慎食止痛藥

頭痛來襲,為免影響正常表現,不少成人都會選擇服食止痛藥,但同時又擔心止痛藥成分會在身體累積,有礙健康。林醫生認為服食分量最為重要,只要非長期持續地服用、沒有超於建議用量,腎臟和肝臟「解毒」功能正常,那即使不時服食止痛藥,藥物成分也會得到身體正常處理,不會積存和危及健康。但他提醒長期受頭痛困擾人士,應早日求醫找出主因,以減低或長期倚賴用藥來舒緩。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至於在孩童方面,坊間亦有一些標明適合十二歲以下孩子服食的止痛藥物,但由於十二歲以下的年齡跨度大,不同體重和年齡的孩子服藥量或不一致,故服食前應先諮詢藥劑師或醫生意見。家長如希望以天然方式為孩子紓緩頭痛,可嘗試為孩子營造安靜舒適及光 適中的環境,再配以頭部按摩,可望減輕痛楚。

林醫生認為,很多人都以為頭痛防不勝防,但其實不少頭痛成因也有 可尋,只是大家未曾小心留意和關注。都市人縱使再繁忙,也應好好管理生活、注意減壓、多休息和進行伸展運動,以踏出防治頭痛的第一步。

英國知名沐浴品牌指出,有近9成人沖涼順序錯誤,並指出正確沖涼3步驟助保護肌膚健康。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錯誤沖涼順序或會無意中增加皮膚敏感風險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知名沐浴品牌 Original Source 近期公佈一項調查指出,雖然每日沖涼是「例行公事」,但是有高達86%的人士沖涼順序完全錯誤。用錯方法沖涼或無意中增加皮膚敏感的風險,引發公眾廣泛關注。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86%人沖涼順序錯誤

Original Source是次調查針對2000名英國民眾進行,結果顯示有44%的人習慣在洗頭前先用沐浴乳,7%的人先使用沐浴露,再用潤髮乳,最後才用洗髮水。22%的人則是先洗頭髮再洗身體,最後才護髮。另有8%的人先用潤髮乳,再用洗髮水和潤髮乳,有5%的人選擇先用潤髮乳,之後才用沐浴乳和洗髮水。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Original Source指出,正確的洗澡順序應為:

1. 先用洗髮水

2. 洗完頭後用潤髮乳護髮

3. 最後才使用沐浴露清潔身體。

洗髮水與潤髮乳殘留物易引起皮膚敏感或刺激反應

Original Source指出,這個順序有助於徹底沖洗頭髮上殘留的產品與油脂,避免護髮產品或洗髮水的化學成分留在皮膚表層,減少肌膚刺激及過敏風險,「如果先用沐浴乳,之後頭髮沖下來的洗髮水、潤髮乳殘留物可能會留在皮膚上,長期可能導致敏感或刺激」。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僅14%人士採用正確沖涼次序

最終數據顯示,僅有14%的人是採用「洗髮水—潤髮乳—沐浴乳」的正確順序,建議市民可重新審視日常清潔程序,養成科學、健康的洗澡習慣,以保護肌膚健康。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