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澳大利亞人報》
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芮捷銳(Geoff Raby)表示,澳大利亞需要和中國合作,敦促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和外交部長佩恩(Marise Payne)嘗試使用更多和解的語言來修復受損的雙邊關係。
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澳大利亞國際商品銷售總額的40.5%流向了中國,而這一比例在2019年同期為38.2%。按月來看,澳大利亞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在5月份達到頂峰,當月中國佔據了澳大利亞國際商品銷售額的46.6%。
此外,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9個月,澳大利亞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區的商品總值卻下降了11.9%,而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值僅下降了2.9%。澳大利亞2019年對中國的木材出口總值達15億美元,中國是澳大利亞木材最大的國際市場,而這也僅佔中國木材總進口額的1%。「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芮捷銳認為:「我們這輩子看不到任何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因此確保與中國建立牢固合作的經濟關係才能有利於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
在芮捷銳的新書《全球新秩序下的中國宏大戰略與澳大利亞的未來(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Australia’s Future in the New Global Order)》中,他重申了自己的觀點。芮捷銳認為,外交的要點要保持參與和對話的能力,而不在於「說話的聲音有多大」,澳大利亞應該對自己所提出的問題有所考慮。
芮捷銳強調:「對澳大利亞而言,至關重要的是一個強大且充滿活力的經濟環境。如果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繼續惡化,澳大利亞將變得更加貧窮和更不安全。」 2007年至2011年,芮捷銳曾擔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目前在一家煤炭公司任職董事,同時也是報紙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