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完美,但又有哪國是完美的呢?」當地時間11月19日,澳洲媒體《今日西澳》(WA today)以此為題刊發報道。
報道稱,即將離任的西澳洲州財長本·懷亞特(Ben Wyatt)在議會的「告別演講」中,指責澳洲「一些評論員和民選代表」攻擊中國,而不是與「我們主要的貿易夥伴」培養密切關係的行為。
本·懷亞特(左) 。懷亞特個人推特圖片
懷亞特認為,攻擊中國的言論是「毫無幫助」的,澳洲應該與中國建立相互尊重的聯繫,維護好雙方強勁的貿易關係。
懷亞特表示,那些關於「澳洲應該只和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國家」保持密切關係的說法「十分荒謬」。
「中國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但幾乎沒有國家是完美的。」懷亞特說。
在懷亞特看來,此前中澳關係是良性的,但近些年來變得不同了。
懷亞特回憶說,以前的澳洲政府善於處理中澳之間的分歧,無論在人權問題還是領土爭端問題上,兩國一直保持著坦誠和相互尊重的關係。「但最近,一些評論員和當選代表卻相信,澳洲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來培養兩國間的這種關係,而要把更多的時間用於攻擊我們的主要貿易夥伴,只是因為他們和我們價值觀不同。」
如懷亞特所言,近期澳洲屢次在中國核心問題上發出錯誤論調,在TikTok、華為5G、南海問題及貿易調查等問題上「發難」,給中澳關係的發展製造出巨大雜音。儘管中方多次表明嚴正立場,但澳洲政府依然不為所動,甚至變本加厲。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年發動反華策略,澳洲政府積極響應。
本月19日,澳洲總理莫里森甚至還傲慢地揚言,「中澳關係之所以緊張是因為澳洲能夠堅持自我。」今年9月22日,澳洲駐美大使西諾迪諾斯(Arthur Sinodinos)也曾叫囂,澳洲已經做好了對抗中國的準備,包括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
懷亞特不無擔憂地說道,倘若澳洲對華「不友好或者惡語相向」,中國就將從其他國家購買大宗商品,這將導致「澳洲失去數十萬個就業崗位」。
懷亞特打了個比方,「就像我可以任意選擇在哪一家咖啡館買咖啡一樣,澳洲的貿易夥伴也可以選擇從那裡購買大麥、葡萄酒、肉類及其他商品。」「如果咖啡館老闆對我不友好,那我就會去另一家咖啡館。」
《今日西澳》報道解讀稱,懷亞特此番言論是針對高調反華的議員安德魯·哈斯蒂(Andrew Hastie)。哈斯蒂是西澳洲州政府及聯邦議會情報與安全聯合委員會主席,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就對華關係大放厥詞,將西方應對所謂「中國野心」的舉措,與二戰期間同盟國保衛西歐時的誤判相提並論。
此番言論遭到了西澳洲州州長馬克·麥高恩(Mark McGowan)的批評。麥高恩認為哈斯蒂的此番言論對澳洲發展對華關係極其不利。
自2017年就職以來,麥高恩及其政府多次直言不諱地對澳聯邦政府的外交政策提出批評,敦促聯邦政府盡快修復與中國的關係。
本週四(19日),西澳洲州反對黨領袖利莎·哈維(Liza Harvey)表示,澳洲確實需要找到解決兩國問題的辦法,因為中國是澳洲重要的貿易夥伴。
「政府每一層級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盡自己的力量來修復這種關係。」哈維說,「對澳洲而言,要想解決更大的問題,玩弄黨派政治是沒有幫助的。」
對中澳兩國目前的緊張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8日明確表示,「中澳關係下滑的癥結在哪裡,澳方是十分清楚的。澳方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是造成當前中澳關係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解鈴還須系鈴人’,澳方應該採取實際行動改正錯誤,多做有利於中澳互信與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事,切實為兩國各領域合作創造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印巴局勢急劇升溫,巴基斯坦稱回應挑釁,對印度發起軍事行動。而印度早前被巴方擊落5架軍機,為了掩蓋失敗,印方發動了前所未有的宣傳戰。
印度陣風戰機被擊落的消息在X平台迅速傳播,但幾乎在每個相關帖子下面,都有印度用戶迅速跟帖,稱這些消息是「謠言」。
中國媒體人安替在5月9日的帖子。在這個帖子下面,可謂是群魔亂舞。
一個印度用戶迅速跟帖稱消息不實。
另一個印度用戶使用了精神勝利法,稱最後贏的一定是他們。
有中國用戶進行了總結:「印度人是我見過最嘴硬的群體了。完全不會內耗的類型,如果發生在其他國家,肯定一堆自己的反對派開始唱衰,但印度人一致 @grok 然後說是fake news。」
grok是X平台的人工智能,能進行一定的消息核實。這兩天,印度人拼命@grok,希望能得到否定的回答,馬斯克應該對印度IP進行額外收費。
雖然印度用戶拼命否認,但國際媒體的報道卻逐步核實了消息。《法國24小時》5月9日援引法國國防部消息稱,法國通過陣風戰機的技術數據確認,至少一架印度陣風戰機在衝突中被擊落。美國國務院發言人5月8日表示,已收到「可信報告」,證實印度在衝突中損失了戰機。
路透、美聯等西方媒體都陸續進行了報道,進一步打臉了那些四處否認的印度用戶。
在印度國內,總理莫迪取消外訪,處理從來沒遇到過的、超乎想像的軍事挫敗。隨後,印度進入了歷史最嚴的信息監管,連論壇都不提戰機被滅的事。
X平台9日發文稱,該公司近日收到了印度政府的行政令,要求其封禁超8000個賬戶,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和監禁該公司當地員工等處罰。該公司披露,印度政府還要求屏蔽印度用戶對包括國際新聞機構和知名用戶在內的眾多賬號的訪問。
該平台稱,「在多數情況下,印度政府沒有具體說明某個賬戶的哪些帖子違反了印度當地法律。對於大量被封禁賬戶,我們沒有收到任何證據或理由。」
X平台表示,迫於壓力,已開始封禁印度境內的指定賬戶。但該公司並不贊同印度政府的要求。該公司在帖文中寫道,「封鎖所有賬戶不僅沒有必要,而且這一要求實質上已構成對現有和未來內容的審查,也違背了言論自由的基本權利」。
《商業內幕》網站報道,這些賬戶發布了印度戰機被擊落的消息,讓莫迪政府顏面盡失。報道還指出,這些賬號不僅有媒體和個人賬戶,還包括巴基斯坦的政治人物、媒體和名人賬戶,顯然是為了切斷巴基斯坦方面的信息傳播渠道。
除了X平台,在印度政府的請求下,Facebook也封禁了一些傳播印度戰敗消息的用戶。
印度人還瞄準了互聯網上另一個權威平台——維基百科,試圖更改維基百科的詞條來保證他們在印巴空戰中的「勝利」,他們聲稱擊落了巴基斯坦1架F-16和2架JF-17戰機。
這個消息很快被闢謠。所謂巴基斯坦F-16被擊落的說法源於一張AI生成的圖片,而兩架JF-17被擊落的說法則來自一段經過AI編輯的視頻,視頻中偽造了一名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承認」損失的畫面。
《印度快報》5月8日曾短暫刊登了一篇報道,聲稱「巴基斯坦F-16在拉賈斯坦邦被擊落」,但該報道在數小時後被撤回,應該編輯自己發現不對頭。
《歐亞時報》5月9日的報道也對此進行了闢謠,指出這些所謂「巴基斯坦承認損失」的視頻和圖片均未得到任何官方證實。
最嚴重的打臉來自美國國務院。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美國提供給巴基斯坦的F-16戰機規定了使用範圍,只能用於反恐,而不能用於邊境衝突,對外作戰。也就是說,F-16在這次衝突中是被鎖定的,根本不可能出現在戰場。
實際上,這是一條老謠言。2019年印巴衝突時,印度就聲稱擊落了巴基斯坦的一架F-16,但實際上是自己損失了一架米格-21戰機。
維基百科上的相關頁面在24小時內被編輯了超過300次,其中大部分編輯來自印度IP地址,內容多為誇大印度戰果或否認己方損失。維基百科的管理員最終鎖定了相關頁面,刪除了虛假內容,禁止匿名編輯,以防止進一步的虛假信息傳播。
從封禁用戶到更改維基百科,空戰失敗的印度發動了瘋狂的輿論戰,試圖挽回形象。
就如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的數字媒體專家夏爾馬(Anurag Sharma)所言,印度在社交媒體上的宣傳策略反映了其對「信息主權」的重視,但這種策略在國際舞台上往往適得其反。
夏爾馬指出:「印度政府和用戶試圖通過封禁和否認來控制敘事,但這在全球化的信息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的。真相總會以某種形式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