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廣州北」利好不斷!省長宣佈動工項目將再掀高潮

大灣區

「廣州北」利好不斷!省長宣佈動工項目將再掀高潮
大灣區

大灣區

「廣州北」利好不斷!省長宣佈動工項目將再掀高潮

2020年12月08日 21:54

11月30日起,從廣州花都站至淸城站城軌正式開始運營。 

於城軌終端的清遠而言,它的驕傲在於,它是粵北粵東粵西地區中第一個擁有城際線的城市。於另一端的廣州,它則驕傲於這是它接管運營的第一條城軌,且創下第一個由地方運營城軌的全國記錄。 

更多相片

歷經十幾年,廣清城際逐漸從規劃中浮出水面。

自2010年發展重心「南拓東移」以來,廣州“勢力”為何還要向北延伸?向來甘做“廣州後花園”的清遠,歷經12年努力搭上這列跨城快車後,能成為“廣州北”並融進大灣區的發展大局中來嗎?與廣清城際同一天開通的「新白廣城際」首通段,為何要改稱為“廣州東環城際”?  

1988年的廣州與清遠佛岡

清遠是廣東省最年輕的地級城市,中心市區是在一座縣城的框架基礎上建立的。廣州與清遠的淵源甚深:1988年清遠撤縣設市時,原屬廣州的佛岡縣,併入清遠市所轄。

此後,清遠就一直被廣州所牽掛:從1991年掛鉤扶持,到2013年底的全面對口幫扶;從2012年,廣清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首次提出「廣清一體化」,到2015年廣清一體化升級為省級發展戰略;從2017年省發改委印發《廣清一體化“十三五”規劃》,到2018年出台《高質量推進廣清一體化發展工作方案》。廣清之間的關係不斷在深化。

「廣清一體化」不斷推進的同時,一條預計耗資152億、半小時能走完全程的廣清城際也逐漸從規劃中浮出水面:

2008年,省政府修編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廣清城際鐵路項目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軌道交通同城化規劃》(修編)線網佈局的重要線路之一,並列為2009年開工建設項目。但廣清城際正式動工是在2012年。此前一年的11月3日,國內首條跨越地級行政區的地鐵線廣佛線首通段(魁奇路站—西塱站)正式開通運營。原計劃4年後於2017年底開通的廣清城際,卻因受廣州北站擴容工程影響,未能如願。

廣州東環城際其實是新白廣城際的其中一段。它與廣清城際一期同時開通後,清遠市民去白雲機場搭乘飛機就相當方便了。

廣清一體化與總書記的囑託 

2018年9月,廣清城際再次迎來實質性進展:廣州北綜合交通樞紐開通建設。這一年,廣清還同時迎來重要時刻:時隔近6年,習近平總書記再赴廣東視察調研。10月22日至25日,4天時間,總書記先後來到珠海、清遠、深圳、廣州等地,並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

23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清遠市。他強調,要下功夫解決廣東城鄉發展二元結構問題,力度要更大一些,措施要更精準一些,久久為功,把短板變成「潛力板」。 

總書記提到的廣東城鄉二元結構問題,是指改革開放四十年,廣東城鄉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城鄉收入比是1:2.58。與此同時,廣東還面臨另一大短板,就是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粵東、粵西、粵北面積佔全省的70%,但GDP只佔全省的20%,珠三角9個市加起來卻佔了80%。 

無論是破解廣東城鄉發展二元結構問題還是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廣州責無旁貸。「廣清一體化」無疑是最好的抓手,也是清遠“融灣入珠”的最好機會。而2016年就列入到《廣東省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重大項目表》中的廣清城軌,也終於在2019年進入鋪軌階段。一年後的11月30日,廣清城際迎來高光時刻。

不斷延長中的廣清城際線

如果再認真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這次開通的廣清城際並沒有「駛」進彼此的中心。不過,“心連心”的這一天,也不會讓大家等太久。

廣清城際分段進行建設,預計2024年能全部完工。

今年3月,總投資84.77億元的廣清城際二期,即廣清城際南延段納入《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這一段全線設廣州白雲站城際場(棠溪)、白雲湖站、江高站、神山站四個車站。據了解,南延段的四個站點均在廣州白雲區,江高城際站附近還設置有江高地鐵站。

有消息稱,待廣州站改造工程新建城際場建成後,廣清城際南延段將從廣州白雲站再接入廣州站。這意味著,計劃於2023年12月完工的廣清城際南延段一旦建成通車,「廣清一體化」的概念又一次邁出跨越式的一大步。三年後從清遠市區至廣州中心區,預計僅需40多分鐘。而對於清遠南部而言,它被稱之為“廣州北”並不為過,因為將被納入到廣州半小時經濟圈裏。

藍色段為廣清城際第一期;紅色為廣清城際廣州段(南段);清城站到省職教城段為北延段,不僅支持省職教城的建設,還支持廣清城際駛進清遠新城區—燕湖新城;綠色段是廣州東環城際,在花都站也廣清城際接駁,不妨看成是廣清城際的東延段。

廣清城際不僅有南延段,還有北延段。這一段自清遠站北端引出,經由武廣高鐵引入省職教城,按200公里/小時速度設計。今年9月5日,省長馬興瑞親自出席並宣佈項目開工。

省長對此項目之重視,不僅僅在於它是《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後首個開工的城際鐵路項目,更在於選址在清遠建設省職教城,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廣清一體化發展的積極探索。這一段預計2024年完工,屆時將極大方便數萬名職教城師生往來省會廣州。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廣清已達成共識,廣州地鐵18號線已預留遠期往北延伸的條件,屆時可直接接入清遠市中心區。

為避免重複建設,據最新方案顯示,18號線不會直接北延到清遠,而是通過聯絡線通往廣州北站,進而銜接廣清城際。 

廣清城際與廣州東環城際 

有意思的是,在2009年的規劃方案中,廣清城際整條線路呈一個倒立的「Y」字形。主線一期走向基本一致,但發生變化的是Y字形上的兩條支線,一條是廣清城際的南延段,另一條是對接白雲機場的支線。 

發揮廣州以及白雲機場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早在十幾年前廣州就考慮到了。據《廣州城記》一書記載,2003年5月,在聽完「廣州鐵路樞紐總圖」的規劃調整草案後,當時廣州市委就意識到,廣州是珠三角和華南地區的交通樞紐,要提高廣州北站(花都站)只作為客運的輔助站的地位,可通往番禺也可以通往花都,因為機場開通後,整個局面都會改變。 

這個戰略高度,17年後我們看到,和廣清城際同一天開通的,還有廣州東環城際。 

的「新白廣城際」北段。新白廣城際是指從廣州新塘經白雲機場至廣州北站一條線路,全長77.7公里,共設13個站點,途經廣州花都區、白雲區、黃埔區和增城區境內。這次開通的新白廣城際北段,可以說是廣清城際的支線,連接樞紐站就是廣州北站,即廣清城際的“花都站。 

廣清城際一期與廣清城際往東支線開通,意味著廣清城際已打通運營「清城-花都-白雲機場北」的線路。從清城站到廣州花都,最快16分鐘可抵達,極大提高了清遠居民去白雲機場搭乘飛機的便利度,也提高了白雲機場對粵北地區的輻射能力。 

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兩條線路開通首日,總客運量為10674人次。當天客運量前三名車站分別為清城站、花都站、白雲機場北站。

儘管11月30日這天,大家更多聚焦在廣清城際這條線上,而官方也未解釋新白廣城際為何改為廣州東環城際,但如果認真研究線網圖的話,就會發現,所謂的「環線」是一目了然的:西環線為廣佛環線和佛莞城際(佛莞城際鐵路番禺大道站於近日全部封頂,標誌著佛莞城際鐵路全線鋪軌開始)組成;東環線則為新白廣城際線。最後由東邊進來的穗深城際線(新塘南站至深圳機場站段於2019年12月15日開通),通過新塘南站和東莞西站,完成“大閉環”。

站在大灣區的線網圖來看,廣清城際將通過花都站快速「入珠融灣」。(圖中站點以最後建成公佈信息為準)

這個閉環形成後,意味著清遠不僅與廣州關係密切,它與佛山、東莞、深圳的聯繫也進一步加強。 

另外,根據《廣清軌道交通銜接概念規劃》,除廣清城際外,廣清兩地規劃軌道交通銜接通道還有6條,分別是:京廣高鐵、廣清永高鐵、京廣鐵路(市郊鐵路)、肇清從城際、廣州地鐵18號線和地鐵24號線。

如此看來,在不斷加碼延長的「廣清城際」的牽引下,在“廣州速度”的加持下,清遠“融灣入珠”的夢想,相信會越來越快實現!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自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推出以來,截至4月底,醫管局共接收11宗跨境救護車轉運個案。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11個個案中,有8宗由港大深圳醫院轉介,3宗由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轉介,病人年齡介乎15至79歲,涉及呼吸衰竭、心房顫動及需要接駁呼吸機協助呼吸等病況。

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盧寵茂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根據醫療評估,這些病人有持續住院的治療需要,情況均相對穩定,但無法自行返港,亦不適合經現有口岸轉乘香港救護車返港。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盧寵茂說,另外有一宗由港大深圳醫院轉介的個案,經兩地的醫療團隊共同評估後,認為病人未符合轉運條件而沒有啓動安排。他指出,派送和接收醫院會視乎個別病人當下的臨床狀況,作出專業和審慎的評估,再決定是否需要為病人安排跨境轉院。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他指出,除了跨境救護車計劃,如果香港居民於內地遇事受傷或因病,返港時需要緊急醫療及救護車安排,可於內地聯絡入境事務處提出要求,或在抵達口岸時向口岸人員要求協助。根據消防處數字,去年各陸路出入境管制站香港口岸共處理5581宗緊急救護服務召喚,較之前兩年分別1038宗和4868宗增加。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