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1年還有不到三個星期的時間,財爺今日於個人網誌發表文章《難耐的抗疫路》,憶述過去一年在社會暴力衝擊中喘息之際,又迎來抗疫之路的點滴。財爺坦言,過去這十一個多月,大家都經歷了很不一樣的日子,也許都曾感到慌忙失措,甚至焦慮不安,這一年,相信大家都感觸甚深。
第四波疫情於十一月下旬來勢洶洶,令人憂慮新一波疫情將較之前更嚴峻。財爺稱,「這是一場沒有煙硝的戰爭……我們時刻要保持高度警覺,繼續拼力打好這場還有一段時間的抗疫戰。」而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被視為最能有效管控和遏止疫情蔓延的辦法。特區政府正積極推進這方面的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購得最大量的疫苗供市民接種。
財爺在展望未來時提及,2021年將會繼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為了能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特區政府在編制來年的財政預算案時更須為公共資源的運用釐訂先後緩急,留有彈性。涉及防疫抗疫工作的資源當然也會全力配備,令防疫工作取得最大效果。
財爺寫道,對於因為防控措施而被政府要求暫時關閉或限制營業的處所,利用公共資源提供一定支援固然是情理之中,但卻只是杯水車薪,且終非長久之計。最重要的是管控好疫情,讓百業恢復正常營運,市民恢復日常生活。畢竟政府資源有限,自年初疫情至今,亦已推出金額規模屬歷來最大的支援措施,包括在財政預算案和防疫抗疫基金下的三輪支援措施,協助受影響的企業及市民。
財爺談到,考慮到疫情往後的發展仍難免起伏,政府在為防疫抗疫的工作配備充足資源的同時,亦必須保留財政實力,以應付已知和不時之需,特別是要在風雲變幻的外圍環境和疲弱的本地經濟情況下,保持香港的金融穩定。
財爺在文中末尾強調,政府無意追求財政儲備的不斷累積,會因應整體社會的需要和長遠發展的利益而運用資源。政府的公共理財原則始終是「應使則使」、「短長期兼顧」,冀以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槓桿效益,推動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發展。「說到底,要穩住市民、企業及社會對未來的信心,需要有效抗疫,亦需要維持公共財政的穩健。」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