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假冒口罩生產商騙912萬政府資助 2男3女涉嫌串謀詐騙被捕

社會事

假冒口罩生產商騙912萬政府資助  2男3女涉嫌串謀詐騙被捕
社會事

社會事

假冒口罩生產商騙912萬政府資助 2男3女涉嫌串謀詐騙被捕

2020年12月18日 21:35 最後更新:22:33

警方表示,政府從此間口罩公司購入1,000萬個口罩。

警方今日(18日)以「串謀欺詐」的罪名拘捕3女2男,年齡介乎28至51歲,他們涉嫌在「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當中進行欺詐。在本年3月至11月期間,一共欺詐資助金額港幣912萬元。

團伙向政府申請資助於本地每月生產300萬個口罩。

團伙向政府申請資助於本地每月生產300萬個口罩。

毒品調查科財富調查組總督察鄧凱彤匯報案情,指較早前財富調查組接獲情報,指一名本地男子的銀行戶口有大量可疑交易,於是展開調查。警方調查發現,男子與其餘4名團伙成員,串謀在「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當中進行欺詐。

犯罪集團於今年3月成立一間新公司,向政府申請資助於本地每月生產300萬個口罩,獲取資助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公司須以成本價向政府每月提供200萬個口罩,而其餘的口罩亦必須售予本地賣家。團伙就此分別扮演四間不同公司,包括製造口罩器材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製造口罩的公司及口罩本地分銷商,然後製造虛假單據以抬高口罩原材料價格,以高於成本價向政府提供口罩。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團伙亦利用虛假單據及送貨單,製造有向本地賣家提供口罩的假象,以符合政府申請要求,從而得取更多資助。警方表示,政府從此間口罩公司成功購入1,000萬個口罩,而政府亦已支付首兩個月所生產的400萬個口罩,總資助金額達912萬元,平均每個口罩價格為2.28元。

毒品調查科財富調查組總督察鄧凱彤(右)。

毒品調查科財富調查組總督察鄧凱彤(右)。

經調查後,警方發現,其中3間公司的董事亦為其中一間公司僱主及員工,而提供原材料公司並無購入原材料紀錄,銀行紀錄亦無顯示與製造口罩公司的交易紀錄。另外,警方亦發現本地分銷商部分單據及送貨單日子,早於公司成立日期及租用報稱地址日期,部份單據地址亦不完整。

毒品調查科財富調查組人員於今日(18日)採取拘捕行動,以「串謀欺詐」拘捕口罩公司董事,即3女2男,年齡介乎28至51歲,他們現正被扣留調查。行動中,警方亦搜查了報稱的公司地址及口罩工場,檢獲電腦、現金、銀行文件及大量公司文件等等,並凍結了相關銀行戶口港幣40萬元。

團伙就此分別扮演四間不同公司製造假象。

團伙就此分別扮演四間不同公司製造假象。

警方提醒,串謀詐騙為嚴重罪行,根據香港法例第210章《盜竊罪條例》第16A條「欺詐」罪或普通法「串謀欺詐」罪,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判監禁14年。

警方偵破一宗倫敦金投資詐騙案件,並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串謀詐騙」罪,拘捕3名本地男子,涉案騙款達港幣185萬元。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左)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右)。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左)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右)。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表示,2025年5月9日,一名市民向警方報案,指自己誤墮倫敦金投資騙案。受害人稱,在24年10月接獲來電,對方以「高回報、低風險」作招徠,誘使其投資倫敦金。該名受害人在24年10月至25年4月期間,曾9次於元朗教育路一帶,將合共190萬元現金交予兩名男子作為投資本金。儘管初期曾收到一次5萬元的「回報」,惟其後當受害人要求提取本金及收益時,對方以各種藉口拖延,並要求額外繳交行政費及保證金。最終,受害人損失共約185萬元,遂報警求助。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

袁稱,警方接報當日隨即展開行動,當日在元朗區拘捕一名25歲本地男子。案件其後由元朗警區重案組第二隊接手調查。經深入情報分析及追查,探員於當晚突擊搜查該詐騙集團位於觀塘成業街的辦公室,並拘捕另外兩名成員、分別為25歲及36歲的本地男子。警方在現場檢獲用作詐騙的通訊設備、電腦、智能手機、對白稿、虛假投資合約、本金收據及虛構投資記錄等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袁指初步調查顯示,該集團運作時間超過一年,警方相信至少有7名受害人受騙,涉款總額400多萬元。涉及的傀儡戶口曾用以清洗非法得益,相關金額仍在點算中。警方將繼續追查其他涉案人士及受害人。

元朗警區重案組督察何安生。

元朗警區重案組督察何安生。

元朗警區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則表示,該詐騙集團分工明確,並在工商區租用寫字樓,營造合法、專業企業形象。成員雖無任何金融或投資背景,卻假扮投資顧問,先透過街頭問卷調查蒐集市民個人資料,如姓氏、職業及聯絡電話,繼而以電話或即時通訊軟件聯絡事主,推銷所謂「高風險低回報」的黃金及貴金屬投資計劃。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何續稱,集團在受害人簽署合約後,指示其將資金存入指定的傀儡戶口,或直接以現金面交予經紀。集團又設有虛假網上交易平台,供事主查閱虛構的投資紀錄及分析數據。為進一步誘騙受害人加碼投資,集團亦會發放小額「回報」作利誘,但實際上,相關資金並未用於任何投資活動,而當受害人要求取回本金時,集團便會以行政費、保證金或額外投資為由拖延及拒絕提款。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應留意黃金及貴金屬屬高風險且結構複雜的投資工具,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作詐騙手段;切勿輕信陌生人聲稱的投資建議,應選擇有監管機構發牌的金融公司或銀行進行投資;另外,面對聲稱「低回報、高風險」的投資項目時,應審慎考慮及向專業人士查詢;如接獲可疑來電或訊息,可利用「防騙視伏器」輸入電話號碼或收款帳戶作風險評估。市民如懷疑受騙可致電防騙熱線18222求助。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右)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左)展示證物。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右)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左)展示證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