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一場延宕多年的「脫歐鬧劇」,即將在12月31日告終,怎料硬脫歐還未到,又來一場新冠病毒變異。英國民眾,提前感受到被疏離的結局,是如此冰冷殘酷。
在英國發現傳染性強70%的新冠病毒新變種後,英國政府採取更為強力的疫情封鎖措施,宣佈從20日起,倫敦等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將提升至第4級(Tier 4),實行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倫敦等地將再度「封城」,其他區域的防疫措施也會進一步收緊,有至少30萬倫敦民眾外逃。
當日武漢封城、武漢人逃離的現象,還被英國政客恥笑,但「他朝君體也相同」的終局,卻來得太急太快了。
英國變成播毒國,歐洲眾多國家,一個接一個地「禁航」。英國人,一下成了最「不受待歡迎」的歐洲群體。
英國媒體爭相報道本國的尷尬處境。
一眾英國媒體,用犀利的言辭,形容這種尷尬的國際地位。《每日鏡報》直接在頭版上印出「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的標題;《泰晤士報》頭版稱,「歐洲對英國關上大門」;《太陽報》對於法國的態度評論道,「法國沒有絲毫憐憫」。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更是直言英國已成「國際棄民」。
《每日鏡報》的頭版最直接,上面印著「歐洲病夫」的大寫字母標題。封面上的約翰遜帶著口罩,一臉疲倦。
《每日鏡報》21日頭版。
《每日鏡報》報道話,因為首相約翰遜「沒有早一點實施嚴格的封城」,被工黨政客狠批,約翰遜在疫情期間的表現飽受詬病。17日,約翰遜還承諾假期暫時「放鬆」防疫要求,反對工黨人士「取消聖誕節」的提議,要讓英國人「過個好聖誕節」。但20日,約翰遜又突然改口,宣佈自20日起的未來兩周內,提升倫敦及周邊地區防疫級別至新增的第四級(Tier 4)。
「我懷著沈重的心情宣佈,我們無法繼續按原定計劃度過聖誕節。」約翰遜表示。這種短時間內反復修改政策的表現,讓工黨領袖斯塔莫感到沮喪,保守黨內部也對約翰遜「不打招呼」的做法表示不滿。
而《泰晤士報》頭條以《歐洲對英國關上大門》為題,介紹了歐洲眾多國家,緊急對英國封鎖航線和軌道交通時堅定態度,以及描述英國國內疫情如何「失控」。
《泰晤士報》頭條截圖。
該報援引英國衛生大臣夏國賢稱,由變異病毒毒株引發的疫情「已經失控」。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奧地利等國,在英國首相約翰遜警告變異毒株的傳染性後,迅速「關上了國門」。
《太陽報》頭版則把矛指向法國,稱「法國人沒有絲毫憐憫(show no mercy)」,直指英法停航停運帶來的英國食品危機。報道稱,英倫海峽隧道和法國的港口的關閉,將影響從蘇格蘭到歐洲的海鮮等商品的出口。如果歐洲駕駛員拒絕前往英國,英國超市的進口食品也將受到影響。
《太陽報》頭版截圖。
英國物流集團喬登貨運公司的董事喬恩·斯沃洛(Jon Swallow)表示,法國這一舉動,會嚇得歐洲司機不敢前往英國,因為他們擔心會無法回家。他說:「這是一個嚴重的情況,因為我們的庫存商品是為聖誕節期間準備的,以及幫助明年1月穩定(脫歐過渡期結束後的)情況。」 「這說明瞭英吉利海峽路線有多脆弱。」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本月中旬《泰晤士報》呼籲英國民眾為即將到來的「硬脫歐」而「屯糧」。英國食品生產商預警,「硬脫歐」引發的蔬菜短缺將持續三個月。衛生部長們已經通知藥品、醫療設備和疫苗的供應商在安全地點,儲備至少6周的藥品。
美國媒體就更直白了,大洋彼岸的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1日直言,英國成為「國際棄民(a global pariah)」。
CNBC稱英國成「國際棄民」。
報道稱,英國政府表示,在本週一舉行一次危機會議,討論國際旅行的情況。歐理會將在倫敦時間上午10點,舉行歐盟對新冠病毒變種的協調反應談判,「這種情況可能會使英國脫歐談判進一步複雜化。 隨著12月31日最後期限的臨近,英國和歐盟在脫歐後的貿易關係上仍然陷入僵局,漁業等問題引發的爭端是談判的障礙。」
截至目前,國際上已經有超30個國家和地區宣佈了對英國「禁航」、停止人員往來的相關措施。但是,美國和澳洲兩個英國「盟友」顯得十分例外。澳洲衛生部長稱「無計劃與英斷航」,解釋道「我們的隔離方式與歐洲不同」,美國也認為沒必要限制英國航班,「無需拉響警報」。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在午夜鐘聲敲響之後的半小時,美國參議院姗姗來遲地通過了最新版本的短期支出法案,避免陷入於一場「停擺」危機之中。
美國國會大厦。AP圖片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21日凌晨零點38分,最新一版防止政府「停擺」的臨時撥款法案以85票贊成、11票反對在美國參議院獲得通過,從而避免了聯邦政府部分機構在美國東部時間21日零點之後陷入「停擺」。
由於這一臨時撥款法案20日已經在美國衆議院獲得通過,因此在獲得參議院的「認可」後,當地時間21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這項應急撥款法案。
《金融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據報道,這一法案允許美國聯邦政府維持現有支出水平至2025年3月,其中還包括1000億美元救灾資金和為農民提供100億美元援助等內容。但這一最新法案不包括當選總統特朗普此前要求的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的條款。
白宮方面稱,已經停止了政府「關門」的準備工作。
美國國會衆議院共和黨籍議長邁克·約翰遜表示,他已經與當選總統特朗普就此事進行了交談,特朗普對這一結果「感到高興」。
當地時間2024年12月14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中)與美國衆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左)出席在馬里蘭州舉行的橄欖球賽。AP圖片
美國政府運轉資金本應來自年度預算撥款,美國國會兩黨通常應該在每年10月1日新財年開始前通過新的年度撥款法案。但由於近年來兩黨爭鬥激烈,往往無法及時就此達成一致,國會便通過短期支出法案以暫時維持聯邦政府運轉。
根據美國國會今年9月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資金會在12月20日結束時耗盡。
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高層曾在12月17日公布了一項臨時撥款法案,但遭到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反對。
之後共和黨對法案進行了修改,文件頁數從1500多頁删减到116頁,並加入暫停美國債務上限兩年的內容,但修改後的法案19日在衆議院遭到否决。
何為債務上限?
債務上限是美國國會為聯邦政府設定的為履行已産生的支付義務而舉債的最高額度。當前這一數額為31.4萬億美元。
2023年6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法案,暫緩債務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暫時避免了美國政府陷入債務違約。該法案同時對美國2024財年和2025財年的開支進行了限制。
根據美國財政部2024年11月下旬公布的數據,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達到36萬億美元,遠超當前美國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限額。若美國聯邦政府不能在拜登於2023年6月簽署的法案基礎上再次延長債務上限生效時間或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債務違約。
美國聯邦政府最近一次「停擺」發生於2018年末至2019年初。當時圍繞國會預算案撥款建造美墨邊境墻問題,白宮和國會民主黨人相持不下,造成聯邦政府部分暫停運轉35天。這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聯邦政府「停擺」。
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官網截圖。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指出,儘管加班加點、火急火燎中通過的短期支出法案暫時避免了美國聯邦政府停擺,但這一法案明年3月到期時,美國兩黨仍會在防止政府「停擺」問題上繼續纏鬥。
這是一個臨時性的撥款法案,只能維繫至民主黨政府下台,並且給新上台的共和黨特朗普政府足够的時間就撥款事項進行再籌劃。
本質上說,撥款法案的通過是政治博弈的過程,也是以撥款重新界定政府功能以及美國未來道路的過程。
就撥款法案的未來走向看,兩黨還會繼續激烈地爭吵下去。
當地時間2024年12月20日,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在國會大厦參議院發言後,竪起大拇指走出參議院。AP圖片
近年來,美國政府「停擺」危機頻繁上演,兩黨也一再圍繞政府開支上演極限拉扯。對此,李海東認為,無處不在的「黨爭」給美國的穩定以及國際形象都帶來了極具破壞性的損害。
首先,美國民衆對政府的不信任感會不斷加强,這會對國家的穩定構成挑戰。整個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的暴力化現象會更加加劇。
其次,國家面臨的挑戰無法得到有效解决。由於內政外交政策失去連貫性,美國政府的國際信譽以及對內對外政策的左搖右擺,讓治國或是外交都成了一個「反復掀燒餅」的遊戲,這會耗費國力,耗費聲譽,耗費影響力。
美國公衆和外國政府對這樣的美國會感到無所適從,實際上,美國給世界帶來的是高度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