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反修例風波,暴露了香港教育的失敗,更揭示了在教育局奇怪且不負責任的政策下,通識科應該建立學生的思考方法,去理解社會各種事物,惟最終變成了時事評論科目、充滿立場偏頗的引導及主觀意識的激進思潮。
這是由於現在的通識科範圍太廣,缺乏深度及系統,由全球化到綠色經濟及政治等等都包括在內,並且對於教師培訓的局限,教師往往以傳媒報紙已有的資料作為教材,學生更以為自己有足夠能力去作出時事評論與分析,但其實連基本的政治常識及倫理仍不甚理解!直至全球看到2019年的政治風波,學生以為政治表態就等於是政治參與,身在其中、浮誇乖張的無知表現!
現在,教育當局是時候好好檢討,考慮把通識科定位為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科目。因為每個地區、國家的市民都應該了解自身對社會及國家責任,以及自由與權利等的正確觀念!回顧香港的歷史,公民教育並不是新鮮事,在1948年當時的港英政府把公民教育成為學校必考科目之一,原因也是在於政治事件而引發的結果。例如在1925年香港工人通過罷工、抵制英貨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港英政府意識到要通過公民科,增加政府與當地華人互相了解。其後政府把中學公民科改為「經濟與公共事務」、小學改為社會科。而當時這些科目內容主要都不鼓勵學生參加政治活動、模糊對香港早期殖民歷史的介紹,要求學生遵守法律、服從政府為主要內容,僅對香港本地的認同感及歸屬感增強並了解香港的經濟狀況,鼓勵人民為香港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而完全忽視對於港人對於作為中國人的身份認同,以致近代年輕人的反中,抗中及排中情緒急速澎漲。簡單來說,不作改革的通識教育科,對於下一代的禍害是可以遇見的。
總結過去的課程中,通識科大多迴避國家民族認同與民族主義內容,也不談論中國歷史、香港與中國的近代關係課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及「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等等。再者,八十年代後,隨着《中英聯合聲明》的簽訂,香港的公民教育應扮演何種角色備受廣泛討論。此時的香港公民教育受到兩方面的挑戰,其一是如何從殖民地政府治下轉型為培養具備公民資質的公民教育,以實現《基本法》強調的「港人治港」;其二是形塑對中國的國家身份認同。
回歸廿多年,特區政府沒有真正關注青少年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學校的教育不應只是停留升國旗、唱國歌、搞內地交流團,就當作等於做好回歸工作。目前,香港教育落在一羣仍然具有殖民意識形態的官僚手上,教育完全失控並沒有學術基礎,只是玩弄程序、把玩政治潮流!
其實,2019年的政治爭拗,青少年進入反中亂港的狀態,也是一個時候,讓香港重新出發,認識國家及自身社會,故此通識教育一定要進行大改革!
《青評會》成員-陳雪儀博士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