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明愛醫院「偷位」擴建 遠水難救近火

社會事

明愛醫院「偷位」擴建 遠水難救近火
社會事

社會事

明愛醫院「偷位」擴建 遠水難救近火

2021年03月01日 09:52 最後更新:09:54

明愛醫院用地不足。

深水埗人口增加,令醫療服務的需求加劇,醫管局的聯網劃界曾於2016年進行調整,原本屬於九龍西聯網的旺角及黃大仙獲改納入九龍中,令明愛醫院所屬的九龍西聯網的服務人口減少。不過,隨着有新公屋住戶,加上基層及老年人口增長,令醫院面對的壓力再增,但由於醫院用地不足,需要在現有範圍內「偷位」始能進一步擴建,並需時落實,地區人士擔心「遠水難救近火」。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其實於2015年已完成第二期重建計畫,擴建現有的懷義樓,提供額外病床。而按立法會《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畫》顯示,明愛醫院的擴建工程將會增加500張病床,但至今仍未有具體的擴建或重建計畫,加上醫院亦有增加部分日間創傷手術時段,相信病房的使用率或會持續高企。

深水埗區內人口增加。

深水埗區內人口增加。

陳偉明表示,據他了解,明愛醫院若要進一步發展是有一定局限性,雖然尚有一些空間可以「偷位」擴建,但要等到「下一個十年」,遠水不能救近火,經常也會聽到需要在走廊加開病床的情況,「現在做緊一個未來十年計畫,是有計畫,想做新一期擴建,但未有具體落實方案。」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冬季流感季節向來令公立醫院的服務需求更緊張,雖然今年因應全民戴口罩而令情況有所改善,但其所帶來的影響仍不容忽視。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少人感染或會令群體的免疫力下降,更有機會導致夏季流感出現爆發。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另外,香港常見的冬季流感病毒主要是北半球流行的病毒株,梁子超指從最近的化驗報告顯示病毒並未有出現變種,而感染人數在過去數星期只有數宗,確較往年下降,「其實與大家戴口罩有關,因為口罩能阻隔大量的病毒,而只有少量的病菌仍可透過口罩的粒子傳入,所以整體感染人數也因此而下降。」

明愛醫院一名原本要進食流質或糊狀食物的75歲男病人,懷疑被錯誤餵食正常餐而導致鯁喉,搶救無效死亡。明愛醫院公布事件的根源分析報告,表示事件的根本原因是醫護人員對有關術語有不同解讀,導致臨床團隊之間出現溝通落差,無法達至一致的做法。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該名病人2月底入院,3月初因情況好轉,由禁食轉為流質飲食,醫生的醫囑將其飲食指示改為DAT,即可耐受飲食的英文術語,但護士將有關術語理解為正餐,病人被餵食期間鯁喉,其後不治。
  
根源分析委員會認為,事件涉及多項因素,包括醫護人員在釐清飲食指示方面缺乏溝通;部分電子系統內的標準膳食種類包含可耐受飲食的英文術語,可能導致醫護人員認為有關指示屬於特定的膳食種類;有關術語在部分護理教學教材內等同正餐,亦可能導致臨床應用有不同理解。
  
委員會發現,在使用電子床頭顯示板的系統中,可耐受飲食不是一個標準選項,醫護人員卻可輸入有關術語,導致為病人選擇膳食上出現不同的解讀。醫院亦沒有一套標準化的流程用於病人評估、膳食選擇及記錄病人的可耐受飲食。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委員會建議日後統一對可耐受飲食術語的解讀,在所有表格及電子系統內移除可耐受飲食的膳食種類選項,改善膳食管理流程,以及統一膳食管理系統與電子床頭顯示板系統內膳食選項。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已統一對可耐受飲食術語的定義,該術語不代表任何特定的餐飲質類。明愛醫院表示,會落實執行有關建議,加強醫護人員培訓,院方已與家屬會面,解釋報告內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