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籃、三分、穿針」,打籃球不再是人類「專利」了。香港科技園公司今天於科學園地標「金蛋」—高錕會議中心下的全新籃球場,舉辦園區首個人機合作的籃球比賽「人機當入樽」,透過科技帶來運動全新體驗,宣揚科學園社區「Work. Live. Play. Learn」創科文化。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創科對促進香港邁向多元化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擔當著重要角色。科學園亦積極向大眾和業界推動開放的創新思維,一起塑造更優質和便行的生活方式。」他期望,透過與生態圈內的創新者和優秀人才合作,將創新文化對外推廣,啟發年輕人才並加速科技應用,共建美好香港。
現時,科學園有近千間科研和初創公司進駐,每天有逾萬名員工在園區工作,香港科技園公司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平台及精密工程總監霍露明認為,科學園發展不限於工作性質,還要包含「Work. Live. Play. Learn」的多重元素。
「透過『人機當入樽』活動讓園區工作者更容易接觸機械人技術,籃球更是大眾有興趣參與的人文活動,有了機械人參與其中,相信趣味性會有所提升,長遠令香港機械人技術有更快速發展。」霍露明鳴謝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幫忙製作和改裝機械人,讓學生吸取研發經驗,達至「人機合一」,更讓普羅大眾能夠與機械人進行互動。
大會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致辭,並由香港體育學院院長李翠莎博士主持開球禮後,比賽正式展開。今次比賽有4支隊伍,進行6場賽事,每支隊伍由一名控制機械人的大學生,以及一名來自園區公司的隊友組成。
機械人與科創人射手合力完成傳球、運球及投籃挑戰,以累積最高分數的隊伍為勝方,特別考驗「人機合一」默契和靈活走位。經過接近一小時激烈比賽,最後由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夥拍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高級工程師韓穎龍,成為比賽勝出隊伍。
參賽者之一的善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施明耀表示,今次活動對他來說是一種新嘗試:「對創科人員而言,研發過程需要堅毅精神,這次科學園舉辦人類與機械人籃球賽,可以讓我們調劑一下,亦證明機械人逐步融入大眾生活,作為業界一份子,感到相當鼓舞。」他特別珍惜,跟大學生所製作的機械人在園區進行籃球賽,亦印證了科學園有條件和資源培養更多創科人才。
在比賽中獲勝的香港中文大學隊伍所設計的機械人,由設計至組裝花了一星期,每個步驟都由同學們親自負責:「機械人由四輪驅動,可以進行多角度和多方位快速移動,機械人利用打桌球方式,將籃球運送給隊友。」學生Zoe和Bosco認為,最大挑戰是耐心調節機械人每個動作,例如手臂長度、旋轉速度等都要慢慢試驗,又鳴謝校方和科學園提供支援:「我們可以無後顧之憂購買材料,完成機械人組裝。」
由科學園首度舉辦的「人機當入樽」,旨在為大學生提供平台,讓他們一展科學和工程領域潛能,同時更有機會與園區創科生態圈的領袖交流,啟發他們成為新一代創科人才。活動集合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具備機械人知識的優秀學生,帶同其研發製作的機械人,與園區企業和初創領袖在籃球場上組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