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可以令人類生活變得更美好,更可以帶來無限商機。故此,香港商界投入發展創新技術愈見普及,然而要令研發成果得到保障,就要盡早辦妥註冊專利。創新科技署推行的「專利申請資助計劃」,以撥款形式資助本地公司和個人為其發明作專利申請,旨在鼓勵本地公司及發明者藉申請專利以保障其智慧成果,並把成果轉化為其資產。計劃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擔任執行機構,該局亦設有「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為業界提供一站式支援。
香港中小企一向以勤快靈活見稱,在1952年成立的逢發織造有限公司亦不例外。該公司過往一直以代工生產模式跟世界知名品牌合作,及至近年積極轉型,以拓展國際市場,透過加強技術研發,並把新研發技術糅合產品設計,推出創意產品,成功研發智能針織發熱技術。該技術更曾贏得多個不同的國際及本地獎項,包括曾贏得2020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 2020智慧市民大獎。
自家研發的技術享譽國際,同時提醒了企業保護知識產權的必要性。逢發織造董事吳錦權認為,公司研發人員的努力的成果需要好好保護,讓員工更有決心及信心繼續做更多更好的研發。然而,吳亦坦言當初對於申請專利程序,包括資格、文件要求、審批過程等皆一無所知,更得悉相關費用不是小數目,對於中小企而言負擔甚大,故此亦一度感到躊躇。
吳錦權表示,得悉生產力局設立的「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備有相關支援服務,了解詳情後決定申請由創新科技署推行的「專利申請資助計劃」。吳指出,一般中小企及研發人員對於申請專利的步驟可謂一無所知,其公司亦不例外,雖然要發展海外目標市場,申請當地專利是必須步驟,當獲得生產力局的介紹及幫助後,最終成功為研發成果申請專利,更獲得計劃資助。
「除了金額上資助外,『專利申請資助計劃』的執行機構生產力局亦為我們詳細解說整個申請專利的流程,日後再有研發需要申請專利,亦會較得心應手。」吳錦權指出,在專利申請專利內容審查、需要準備答辯內容,以及修改專利技術文件的過程中,都令到公司上下獲益良多,為下次申請做好準備。「專利申請資助計劃」的最高資助金額是港幣25 萬元或專利申請直接費用總額的90%,對中小企來說絕對不屬於小數目,資助具有實質意義。
事實上,已有一些應用該公司有關專利技術的產品陸續在全球不同零售商、網店上架。展望未來,逢發織造有限公司希望通過技術授權,進一步利用他們的專利賺取回報,使他們的優質產品、品牌和技術,能夠在全球市場佔一席位,也幫助擦亮「香港製造」的招牌。
關於專利申請資助計劃
專利申請資助計劃 (Patent Application Grant)是由創新科技署推行的資助計劃,生產力局為計劃執行機構。資助款項可用以支付有關專利申請的專利檢索和技術評審的直接費用,以及申請所需的其他直接費用,例如律師費、顧問費和提交專利申請涉及的費用等。專利申請資助於申請獲批當日起計三年內有效,而資助金額不能轉讓,資助金額未必足以支付專利申請的一切開支,而個人申請人/申請公司必須承擔超出於資助金額的其餘費用。
在申請者提交了專利資助申請後,生產力局在確認申請者資料充足下,會協助申請者向專利局獲取專利檢索的報價,並在需要時幫忙委托專利局以獲取專利檢索報告,甚至會協助委任專利代理機構提供有關專利可行性的意見。當確認有關發明有機會獲取發明專利時,生產力局就會進行受讓人檢索及撰寫評審報告,向創新科技署建議是否給予撥款批准。創新科技署在考慮生產力局的建議後,作出最終決定,並把申請結果通知申請者。
如欲了解更多計劃詳情,可瀏覽 : http://pag.hkp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