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政府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資助上限最高兩億元

社會事

政府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資助上限最高兩億元
社會事

社會事

政府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資助上限最高兩億元

2024年09月16日 17:48

創新科技署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從事策略性產業的企業在本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設施提供資助。

發言人說,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撥款100億元推行 「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希望鼓勵企業利用創新科技實現智能化製造,提升競爭力。在計劃下,政府會以1(政府):2(企業)的配對形式,資助從事策略性產業,即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就每個申請項目而言,總項目成本最少為3億元,企業須投入不少於2億元資金,而政府的資助額上限為獲批項目總開支的三分之一或2億元,以較低者為準。每家企業在「加速計劃」下最多可有兩個獲批項目,資助總額上限為每家企業2億元。

創新科技署網頁圖片

創新科技署網頁圖片

另外,政府會為在「加速計劃」下獲批項目的企業聘用研究人才提供額外資助,以鼓勵進行研發或擴大其研發規模,以及讓有關企業聘用設立或營運新生產設施所需的非本地人才。

「加速計劃」全年接受申請,詳情載於「創新及科技基金」網頁www.itf.gov.hk。

創新科技署宣布,「新型工業評審委員會」支持一宗由雅各臣集團旗下正美藥品有限公司提交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申請,涵蓋生命健康科技的領域。項目計劃建立生產無菌眼藥水、口服固體劑型及口服液藥物的智能生產線,是「加速計劃」下首宗獲評審委員會支持的項目,總預算金額約為6億元,預計「加速計劃」資助金額約為2億元。

政府2024年9月推出,旨在資助從事策略性產業(即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最多可獲2億元的資助。

政府2024年9月推出,旨在資助從事策略性產業(即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最多可獲2億元的資助。

署方又公布「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自推出至今,評審委員會支持在港建立的新智能生產線數目已突破100條,涵蓋食品製造及加工、紡織及製衣、建造材料、醫療器材、生物科技、納米纖維材料、新能源、製藥、電子、印刷及器材配件等行業,涉及總預算金額約13億元,當中約9億3千萬元為私人投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政府在發展創科產業方面積極進取、主動作為,分別推出「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和「加速計劃」,以推動新型工業發展,為香港的高質量發展搏取新的發展空間。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